发布成功
赞赏金额:
支付金额:5元
支付方式:
赞赏成功!
你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肯定~?
晶振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有2个引脚,体积小,需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有源晶振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有4只引脚,体积较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方形有源晶振引脚分布:正方的使用DIP-8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4-GND; 5-Output; 8-VCC;长方的使用DIP-14封装,打点的是1脚。 1-NC; 7-GND; 8-Output; 14-VCC。说明:电源有两种,一种是TTL,只能用5V,一种是HC的,可以3.3V/5V;边沿有一个是尖角,三个圆角,尖角的是一脚,和打点一致。;石英晶体封装尺寸:5X7mm,6X3.5mm,5X3.2mm,4X2.5mm;贴片晶振(OSC)尺寸:SMD(3.2&TImes;5,6X3.5,5X7,3.2&TImes;5,6X3.5,5X7);圆柱形晶振尺寸:1.5ⅹ5、2ⅹ6、3ⅹ8、3ⅹ9、3ⅹ10。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有源晶振不需要CPU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有源晶振是由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一个完整的振荡器,里面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些DSP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有源的晶振。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进口晶体振荡器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发也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