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成功
赞赏金额:
支付金额:5元
支付方式:
赞赏成功!
你的赞赏是对作者最大的肯定~?
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码元符号的个数,是衡量数据传送速率的指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的次数来表示。在信息传输通道中,携带数据信息的信号单元叫码元,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称为码元传输速率,简称波特率。波特率是传输通道频宽的指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特率在数字信道中,比特率是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代码的有效位(bit)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每秒比特数bit/s(bps)、每秒千比特数(Kbps)或每秒兆比特数(Mbps)来表示(此处K和M分别为1000和1000000,而不是涉及计算机存储器容量时的1024和1048576)。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其单位为波特(Baud)。
比特率在数值上和波特率有这样的关系。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为:比特率=波特率X单个调制状态对应的二进制位数。I=S*log2(N)其中I为传信率,S为波特率,N为每个符号负载的信息量,以比特为单位。如何区分两者? 显然,两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1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等于波特率;四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2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两倍;八相调制(单个调制状态对应3个二进制位)的比特率为波特率的三倍;依次类推。
串口的波特率误差对数据发送影响。如果波特率误差为0.16%,连续发送多少个数据后,会出现错误数据。都说在2.5%的误差范围下,可以保证可靠传输,可最近有个程序在误差0.16%的情况下,连续发送5000个数据左右后,出现一次发送错误。解析——误差必须少于5%。当串口抖动的时候,CH芯片和某些低端的串口卡,兼容性稍差。可能和采样的算法有关系。起始位+数据+停止位 ,共十位,至少4倍频才能正确采集,那么一个数据包至少采集40次,如果按照采集4次,有连续三个电平稳定确定为0或者1,频率误差就不能超过两个采集间隔。也就是大约正负5%。实际情况跟采样方式有关系,也可能会更加严格。
串行通信的波特率高速和低速区别。这里说的高速、低速不是通常说的速度快就是高速,速度慢就是低速。这里所谓的高速、低速,指的是同一个波特率因子下的波特率的快慢。得看一下式子:高速:波特率=fosc/16*(x+1) (fosc代表外部晶振)。低速:波特率=fosc/64*(x+1)。从公式可以看到,对同一个X,显然用“fosc/16*(x+1) ”计算得到的波特率比用“fosc/64*(x+1) ”得到的波特率更快。因此上面的公式属于高速,下面的公式属于低速。但由于波特率要用标准的,如9600,19200,因此由上面计算得到的与标准的有误差,要通过比较来确定是用高速还是低速(先误差小的)。如果高速和低速的误差一样,就随便选了。因此不能说9600是高速还是低速!要看你用什么公式算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通信系统来说,可靠性跟有效性是一对矛盾。有效性指信息的速率快慢问题,可靠性是指信息的质量好坏问题。提高可靠性的同时是以 牺牲有效性为代价的。提高有效性的同时也会牺牲可靠性的。在这里,波特率就是有效性的一个指标,提高波特率就是提高信息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说信息的传输更快(波特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另外误码率为可靠性指标。在实际中,常常采取折中办法,即在满足一定可靠性指标下,尽量提高消息的传输速率,即有效性;或者,在维持一定有效性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