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18A量产延迟:良率困境与战略挑战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量:5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据韩国媒体hankyung最新报道,英特尔备受瞩目的关键制程节点Intel 18A正面临量产延后风险。多方消息源指出,由于其核心客户产品Panther Lake处理器的良率表现未达预期,该制程的大规模量产时间已从原定的2024年底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


6.png


此前英特尔内部路线图设定在2025年底量产前将18A良率提升至50%以上。尽管近期传闻称良率已攀升至55%-65%区间,但半导体行业普遍共识显示,70%-80%的良率门槛才是实现稳定盈利的关键基准。路透社8日的报道援引两位熟悉英特尔制造业务的消息人士称,18A当前的良率水平可能低于公司内部目标,若Panther Lake仍按原计划四季度上市,实现规模化量产将面临巨大挑战。若良率未能显著改善,英特尔或被迫以微利甚至亏本状态出货部分芯片。消息人士透露,自去年末至今的测试数据显示,通过18A制程生产的Panther Lake测试芯片中,仅少量符合交付客户标准,进一步印证了良率困境。


此次制程延期正值英特尔内忧外患的关键转型期。财报显示公司持续面临亏损压力,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正大力推行降本增效策略,包括全球裁员、聚焦核心产品线及优化投资回报。与此同时,陈立武的领导能力受到美国政界质疑,使其承受多重压力。在此背景下,Intel 18A制程的成败对陈立武及英特尔重夺技术领导地位至关重要。分析指出,为保障产品竞争力与公司声誉,英特尔不太可能冒险在良率未达健康水平前强行量产。韩媒hankyung的报道佐证了这一策略转向,传闻称正是出于对低良率影响盈利能力的担忧,迫使量产节点推迟至2026年初。


Panther Lake作为18A制程的首秀产品,其市场表现将直接影响该技术吸引外部代工客户的潜力。当前英特尔正积极推进代工服务战略,亟需通过18A的成功量产向潜在客户证明其先进制程的成熟度与可靠性。制程延迟虽带来短期挑战,但也凸显英特尔在技术攻坚与商业决策间的审慎平衡。随着半导体竞赛进入埃米时代,18A能否如期突破良率瓶颈,将成为英特尔重返制程领先地位的核心战役。


相关资讯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

美国半导体本土化进程加速:环球晶圆获关键资金与苹果达成战略供应

2025年6月,美国商务部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CHIPS Act)向硅晶圆制造商环球晶圆(GlobalWafers)拨付超2亿美元补贴,该金额占其2024年获批总额4.06亿美元的50%。此次资金旨在推进该公司在德克萨斯州谢尔曼市及密苏里州圣彼得斯市的硅晶片扩产计划,以缓解美国本土半导体材料供应瓶颈。

ASMPT主动清盘深圳制造子公司AEC,优化全球供应链布局

2025年8月11日早间,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及LED封装设备供应商ASMPT发布公告,宣布其间接控制的全资附属公司——先进半导体设备(深圳)有限公司(AEC)的股东已于8月8日通过决议,成立清盘委员会,正式启动对AEC的自愿清盘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