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PCB产业崛起:占全球10.8%份额,但面临人才与关税挑战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量:10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近年来,全球供应链重组浪潮持续推进,东南亚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政策激励及地缘战略位置,逐渐成为全球电路板(PCB)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三国的PCB产值合计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8%。然而,该地区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制造能力不足、人才短缺以及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等多重挑战。


29.jpg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出口压力


自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面临严峻考验。目前,越南已率先与美国完成关税谈判,通过降低天然气、汽车及乙醇等商品的税率换取部分豁免,新税率为20%。然而,针对第三地转运商品,美国仍维持40%的高额惩罚性关税。泰国和马来西亚则分别面临36%和25%的潜在税率上调,生效日期延至8月1日,两国仍有谈判空间。这一政策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太阳能板等关键出口产业造成冲击,其中泰国受影响最为显著。


东南亚国家积极应对,推动产业升级


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东南亚各国正通过政策调整、财税激励及产业升级等方式增强供应链韧性。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均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加强本土制造能力,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例如,越南近年来大力吸引外资,推动电子制造业发展;马来西亚则通过税收优惠鼓励高科技产业投资;泰国则聚焦于汽车电子和高端PCB制造,以增强产业竞争力。


人才短缺制约产能扩张


尽管东南亚PCB产业增长迅速,但基层与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TPCA指出,人力短缺不仅影响新产线的稳定运行,也制约了产能释放和良率提升,进而拖慢整体产业发展步伐。为应对这一挑战,TPCA已成立泰国联谊会,并与当地高校展开产学合作,计划于8月22日在曼谷正式成立“泰国PCB学院”,以系统性培养专业人才,缓解行业用工压力。


企业布局需综合评估多重因素


TPCA建议,企业在规划东南亚投资时,需综合考虑供应链成熟度、人才储备、政策稳定性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建立本地化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并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将是企业成功扎根东南亚的关键。若能有效应对当前挑战,东南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PCB及电子供应链的核心枢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


相关资讯
AI浪潮推升存储需求,西部数据Q2营收超预期大涨4%​

美国存储设备制造商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近日发布截至2024年6月27日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季营收达26.1亿美元,显著超越伦敦证券交易所汇编分析师预期的24.7亿美元。受此利好影响,其股价在盘后交易时段强势上扬超4%。

三星电子芯片业务Q2利润暴跌94%,HBM市场份额下滑加剧困境

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电子芯片业务营业利润仅4000亿韩元(约2.88亿美元),同比骤降94%,创六个季度新低。主因包括存储芯片库存减值、美国对华先进半导体出口限制导致的一次性成本,以及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竞争失利。尽管服务器市场高端内存需求强劲,但该部门利润仍跌破1万亿韩元关口。

探索AI工具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贸泽电子EIT深度解析与资源分享

2025年7月29日,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和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宣布推出新一期《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EIT)技术系列,主题为“用AI工具推动工程创新”。该系列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如何逐步重塑工程实践,通过平衡AI能力与人类专长,实现协作创新。随着生成式智能和预测建模技术的成熟,AI工具已成为工程设计的核心助手,能够加速复杂流程的简化并提升精度,为工程师解放精力以应对更宏观的挑战。这一技术浪潮不仅重新定义问题解决方式,还加速了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标志着工程行业从传统设计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

贸泽电子扩充嵌入式AI/ML处理器阵容赋能多元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技术在物联网、医疗健康、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加速渗透,市场对高效能、低功耗的边缘计算处理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为满足这一趋势,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与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Mouser Electronics)近期显著扩充了其针对机器学习工作负载优化的专用处理解决方案产品线。新一代器件普遍集成专用AI/ML硬件加速引擎,覆盖从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到高性能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广泛计算层级,为工程师开发更智能、响应更迅捷且能效比更优的终端产品提供了关键支撑。

赋能严苛工况,Vishay新款M61金属陶瓷微调器解决工业设计痛点​

在焊接设备、3D打印机等高热工业场景中,传统微调器面临空间占用矛盾、温漂失效、布局僵化三大痛点。Vishay Intertechnology针对此推出的M61金属陶瓷微调器,通过材料革新(金属陶瓷基底)、结构创新(全密封+多向调节)、人机优化(手指旋钮)三重突破,重新定义工业级电路校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