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PCB产业崛起:占全球10.8%份额,但面临人才与关税挑战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量:45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近年来,全球供应链重组浪潮持续推进,东南亚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政策激励及地缘战略位置,逐渐成为全球电路板(PCB)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台湾电路板协会(TPC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三国的PCB产值合计达86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8%。然而,该地区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面临制造能力不足、人才短缺以及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等多重挑战。


29.jpg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带来出口压力


自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经济体面临严峻考验。目前,越南已率先与美国完成关税谈判,通过降低天然气、汽车及乙醇等商品的税率换取部分豁免,新税率为20%。然而,针对第三地转运商品,美国仍维持40%的高额惩罚性关税。泰国和马来西亚则分别面临36%和25%的潜在税率上调,生效日期延至8月1日,两国仍有谈判空间。这一政策对电子、汽车零部件及太阳能板等关键出口产业造成冲击,其中泰国受影响最为显著。


东南亚国家积极应对,推动产业升级


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东南亚各国正通过政策调整、财税激励及产业升级等方式增强供应链韧性。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均在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同时加强本土制造能力,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例如,越南近年来大力吸引外资,推动电子制造业发展;马来西亚则通过税收优惠鼓励高科技产业投资;泰国则聚焦于汽车电子和高端PCB制造,以增强产业竞争力。


人才短缺制约产能扩张


尽管东南亚PCB产业增长迅速,但基层与技术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TPCA指出,人力短缺不仅影响新产线的稳定运行,也制约了产能释放和良率提升,进而拖慢整体产业发展步伐。为应对这一挑战,TPCA已成立泰国联谊会,并与当地高校展开产学合作,计划于8月22日在曼谷正式成立“泰国PCB学院”,以系统性培养专业人才,缓解行业用工压力。


企业布局需综合评估多重因素


TPCA建议,企业在规划东南亚投资时,需综合考虑供应链成熟度、人才储备、政策稳定性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建立本地化人才培养机制、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并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将是企业成功扎根东南亚的关键。若能有效应对当前挑战,东南亚有望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全球PCB及电子供应链的核心枢纽,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


相关资讯
英伟达Rubin CPX GPU震撼发布:1亿换50亿的AI"印钞机"来了!

英伟达正式发布代号“Rubin CPX” GPU产品,专为AI领域最棘手的“大规模上下文推理”而生。

SEMI-e 2025深圳国际半导体展助推全球产业协同创新​!​双展联动,光电融合新时代

9月10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大联盟”)共同主办,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汇聚全球半导体行业顶尖企业、专家学者与产业链关键代表,聚焦光电融合、先进制造与跨领域协同,全方位呈现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产业创新与合作搭建起高规格、高效率的国际性平台。

华为海思换帅!徐直军卸任董事长!

华为旗下核心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重大人事调整,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技术背景深厚的高戟接棒,同时完成多位高管的更迭

突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拉黑”中国实验室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通告:“基于国家安全考量”,FCC即刻实施新规,撤销或拒绝由“外国对手”控制的测试实验室的FCC认证资格

深度对接产业链!电子展组委会走访三省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