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LCD面板2025年预计增2.4%,中国厂商份额近七成

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量:293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18.jpg


全球市场韧性显现,大尺寸面板出货逆势微增


16.jpg


根据知名市调机构Omdia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压力,2025年全球大尺寸显示屏(9英寸及以上)整体出货量预计将展现出一定韧性,实现同比增长2.9%。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4年水平,但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已属不易。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应用领域表现分化明显,电视和专用显示屏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承受下行压力,出货量可能出现负增长。


大陆厂商主导地位巩固,稳健策略力保价格平稳


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大陆面板制造企业在全球大尺寸面板产业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将持续强化。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制造商在电视显示屏(TV Panel)领域的出货量占比将达到惊人的67.9%。为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并维护行业健康发展,这些头部厂商正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一方面,在LCD电视面板领域实行“谨慎扩张”方针,旨在通过控制供应节奏来稳定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坚持推行“按订单生产”(Build-to-Order)模式,特别是在预计从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这将有效防止LCD电视面板价格的非理性下跌,保障厂商自身及产业链的合理利润空间。


LCD市场存分化,需求前移与非大陆厂商收缩成焦点


聚焦于LCD技术路线,Omdia报告预测2025年大尺寸LCD面板总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4%,达到8.755亿台。这一预期部分受益于2025年第一季度需求的“前置效应”(需求提前释放),为全年出货提供了一定支撑。然而,由于近年来部分非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在显示屏LCD业务(如显示器、笔记本电脑面板)上持续面临财务压力甚至亏损,它们明显缺乏扩大产能的动力,甚至加速业务重组或转型(如三星显示SDC加速退出传统LCD领域,转向QD-OLED等技术)。报告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大陆面板制造商的显示屏LCD出货量将实现4.8%的同比增长,而其他地区(主要指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制造商出货量则将遭受显著冲击,同比下滑幅度预计高达12.6%,区域策略差异导致的份额此消彼长态势愈发清晰。


相关资讯
性能倍增在望:三星、SK海力士、美光联手推进DDR6平台验证

全球头部存储器制造商三星电子、SK海力士与美光科技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均已完成DDR6内存标准的首个工程原型开发。这标志着下一代内存技术正式迈入实质性验证阶段。目前,三巨头正与英特尔、AMD、英伟达等核心处理器设计厂商展开深度协作,加速推进DDR6内存平台的整体适配与验证流程,为后续产业化扫除关键障碍。

全球最大容量SSD诞生!铠侠发布245.76TB存储怪兽

在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数字经济时代,铠侠(Kioxia)于2025年推出全球首款245.76TB固态硬盘LC9系列,刷新了单设备存储容量上限。这一突破性产品直指人工智能训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等高密度存储场景,标志着企业级存储正式迈入单盘200TB+时代。

日本6nm芯片量产延迟!台积电熊本二厂工期延长一年半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正式确认,其位于日本熊本县菊阳町的第二座晶圆厂投产时间将从原计划的2027年底推迟至2029年上半年,延期达一年半。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首座工厂运营后暴露的配套基建短板,凸显海外扩产的本地化挑战。

LG Display Q2亏损1160亿韩元,OLED业务逆势增长56%

根据LG Display(LG显示)7月24日公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业绩,公司当季销售额为5.587万亿韩元,同比收缩16.7%。更值得关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公司录得1160亿韩元的净亏损,与上季度相比由盈转亏,环比降幅达23.9%。

美光量产航空级256Gb闪存芯片​破解深空存储密度困局

随着SpaceX星链计划加速部署和各国月球基地计划推进,2023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在此背景下,卫星AI自主决策、在轨数据处理等需求爆发式增长。美光科技于7月22日发布的256Gb耐辐射SLC NAND,成为首个支持卫星端AI计算的商用航天级存储方案,标志着太空计算进入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