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5 阅读量:196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活力,整体表现延续增长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上半年国内集成电路产量达到2395亿块,同比增长8.7%。海关总署数据同步显示,进出口贸易活跃度显著提升,进口与出口均实现同比上升,同时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贸易逆差呈现收窄趋势,反映出产业竞争力的逐步增强与内生动力的提升。
进出口量增价跌,贸易逆差持续收窄
2025年1-6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2819亿块,同比增长8.9%;出口集成电路1678亿块,增幅更为显著,达到20.6%。受此影响,贸易逆差量为1141亿块,同比下降4.7%。从金额上看,进口额为1914亿美元(增长7.0%),出口额为905亿美元(大幅增长18.9%),贸易逆差金额为1009亿美元,同比小幅下降1.8%。值得注意的是,进口均价持续下滑至0.68美元/块,出口均价保持0.54美元/块稳定。长期趋势观察(近五年数据),进口金额与均价持续高于出口的特征始终存在,凸显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优化仍需时日。
进口来源集中,以色列表现异常亮眼
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仍是最主要的海外集成电路来源地,占据进口市场份额的五成以上。2025年上半年进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中,8个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以色列以令人瞩目的163.6% 增幅位居首位。这一数据反映出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探索态势,市场参与者格局正在悄然生变。
越南崛起为关键出口目的地,马亚西亚出口下滑
出口方面,中国香港、越南和韩国构成了核心海外市场,合计贡献近70%的海外出口额。十大主要出口国家/地区中,9个实现增长,越南表现最为突出,同比增幅高达61.4%,其作为区域制造与转口枢纽的地位持续强化。相比之下,对马来西亚的出口额同比下降45.3%,降幅显著。
产品结构凸显核心技术依赖,处理器控制器逆差巨大
从细分品类看,处理器及控制器占进口总额的比例高达50.1%(金额9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5%);存储器次之,占24.5%(469亿美元,微增0.1%)。两者的贸易逆差极具代表性:处理器及控制器逆差629亿美元,存储器逆差83亿美元。这清晰表明,我国在处理器等高端核心逻辑芯片环节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仍然处于高位,实现自主可控是核心挑战。
总体态势积极,结构性调整深化进行中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了产量与进出口数量的增长,贸易逆差延续近年来的收窄态势,显示出整体产业的持续发展与升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特定领域受到外部制约,但自美国等地的进口额仍录得增长。同时,进口来源地(如以色列的暴增)与出口目的地(如越南的跃升)出现显著变化。从产品结构看,处理器及控制器的高度进口依赖仍是产业亟待突破的关键瓶颈,持续提升高端芯片设计与制造能力,优化产品结构与贸易格局,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精准锚定行业需求、高效整合产业资源,全力备战2025年11月5–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中国电子展组委会与电子制造产业联盟联合组建专项调研团队,于近期跨越广东、湖南、湖北三省,深入深圳、东莞、长沙、武汉四地,开展了一系列高密度、深层次的企业走访与产业对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多轮座谈,调研团队系统梳理了华南、华中地区电子制造产业链资源,为展会的高水平举办奠定了扎实基础。
Type 2FR模块可以为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游戏控制器和智能配件应用提供出色的集成度、效率和多种无线电功能
英飞凌XENSIV™ PAS CO2 5V传感器可持续提供高质量数据,并且满足WELL™建筑标准的性能要求。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