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量:108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日本三菱瓦斯化学近期公告显示,其高端BT树脂材料(NS/NSF系列)交付周期已延长至16-20周,较常规周期翻倍。作为全球市场份额超50%的BT材料龙头,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英伟达GPU、苹果A系列芯片的核心封装环节。短缺主因在于Low CTE玻纤布供应不足及AI硬件订单激增,普通规格材料交期亦延长至4-6周。
上游原材料价格飙升触发连锁反应
日本旭化成、日东纺等玻纤布巨头面临严峻产能压力。据大和证券分析,当前玻璃纤维市场供需缺口超20%,驱动电子材料全线上涨:基础型号电子布年内涨幅达15%,高端Low-Dk材料价格突破35万元/吨。日东纺与住友化学宣布8月起实施全面提价,封装环节成本压力持续加剧。
AI需求爆发加剧产能结构性矛盾
NVIDIA、AMD等企业的集中采购,叠加CoWoS先进封装产能扩张,导致BT材料产线资源紧张。值得注意的是,ABF载板原料与部分BT材料共享生产设备,产能冲突已迫使群联等控制芯片商转向台积电寻求产能支援。在AI服务器及800G交换器需求驱动下,ABF载板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市场报价进入上升通道。
供应链危机引发产业格局重构
当前供应短缺形成典型传导链条:
1. 原料端:Low CTE玻纤布产能受限(交期>12周)
2. 基板端:BT/ABF载板交期延长至22周
3. 封测端:存储产品交付延迟,封装厂启动价格调整 供应商优先保障AI服务器与HPC芯片产能,消费电子等成熟制程领域遭受挤压。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突破技术壁垒
中国企业在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 高性能玻纤:中材科技低膨胀纱线(CTE≤3.0ppm/℃)通过验证;宏和科技16μm极薄布获苹果/英伟达认证
● ABF载板:兴森科技通过10家客户验厂,深南电路实现16层FC-BGA量产 产能建设同步提速,预计2025年国产ABF载板市占率将达15%,对应全球1100亿元市场规模。
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国产化替代势头强劲,但核心材料如ABF积层膜仍依赖日本味之素供应,2030年前国产化率预计不足10%。同时需警惕产能扩张导致的供需失衡风险,以及20层以上超高多层载板的良率瓶颈。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正从技术替代向全球竞争阶段跃迁。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