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布下一代显示产业蓝图 打造全球领先技术高地​

发布时间:2025-07-23 阅读量:14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上海市近日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出构建"1+2+3+4"产业体系,即以智能终端为龙头牵引,聚焦Micro LED与硅基OLED两大技术路线,布局全息显示、电子纸、量子点三大前沿方向,突破光波导、显示芯片、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四大环节。目标到2030年实现产业竞争力国际领先,形成完整自主产业链。


10.jpg


终端应用驱动技术创新 智能眼镜成战略突破口


方案将智能眼镜列为终端牵引核心载体,计划建设智能化产线推动AI+AR/MR多形态产品落地。重点突破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及大视场角等关键技术,同步推进Micro LED全彩化与硅基OLED纱窗效应优化。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67%,上海计划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眼镜品牌企业。


双技术路线并进 Micro LED与硅基OLED同步突破


在Micro LED领域,上海将重点攻克低功耗CMOS背板、巨量转移及海量修复技术,推进8K超高清模组产业化。硅基OLED方向则聚焦VR/MR近眼显示需求,开发超高分辨率微显示器,优化叠层结构与阳极良率。据Omdia报告,2025年全球微显示面板市场规模将突破30亿美元,上海依托半导体产业基础加速技术转化。


三大前沿技术布局 抢占未来显示制高点


全息显示领域重点研发无介质3D技术,结合数字人应用构建新型显示生态;电子纸技术聚焦彩色化与柔性突破,开发动态显示新材料;量子点显示推进主动发光技术产业化,优化AMQLED工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指出,这些技术将重塑教育、医疗等场景的人机交互范式。


四大核心环节攻坚 补齐产业链关键短板


针对光波导环节,重点开发高折射率材料与混合曝光技术;显示芯片领域扩大驱动IC优势,研发画质补偿算法;装备制造加速突破纳米压印设备、晶圆键合机等"卡脖子"设备;材料体系依托AI建立基因库,开发激光转移胶材等特种材料。2024年上海已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量产线,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构建AI赋能产业生态 打造三大产业集群


方案提出"AI+显示"双轮驱动,通过算法优化生产良率,强化人机交互技术融合。空间布局上形成临港微显示集群(光波导/智能眼镜)、静安-金桥超高清集群、金山OLED产业集群。同步建设超高清显示创新中心、电子材料交易平台等基础设施,每年举办两场国际级行业论坛。


政策体系全面支撑 千亿级产业蓝图浮现


上海将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加大对显示领域重大项目的专项扶持。鼓励国企通过并购整合关键技术,组建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推动链式协同。行业预测,随着方案落地,上海下一代显示产业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千亿元,带动长三角形成全球最大新型显示产业带。


相关资讯
博世德国工厂战略调整:裁员1100人应对转向系统市场变局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于7月22日(周二)宣布,将在其位于德国南部的工厂实施裁员计划,涉及约1100个岗位,占该工厂员工总数的10%。此次调整主要影响装配线与后勤职能部门员工,被视为公司应对欧洲转向系统市场结构性挑战的关键举措。

TCL电子中期净利预增45%-65% Mini LED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一

2025年7月22日,TCL电子(01070.HK)发布盈喜公告,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9.5亿至10.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45%-65%。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波动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升级与供应链优化实现逆势突围,经营韧性凸显业绩成长动能。

微软启动销售人员薪酬调整计划,AI工具赋能成新财年重点​

微软公司于近日结束2024财年后,对全球销售团队启动专项薪酬补偿计划。根据内部文件显示,在本财年因"系统性挑战或不可控财务因素"导致业绩未达标的销售人员,将获得基于更高配额完成比例的额外奖金。此举被视为稳定核心团队的重要措施。

OpenAI与甲骨文深化合作 全美新增4.5吉瓦AI算力基础设施

OpenAI与甲骨文(Oracle)近日宣布扩大战略合作,计划在美国新增总容量达4.5吉瓦的数据中心集群,以支撑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与部署。此次扩容将使双方联合运营的算力基础设施总量突破5吉瓦,预计部署超过200万颗专用AI芯片,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AI计算平台之一。

德州仪器Q3盈利预警引股价震荡 芯片需求疲软与贸易不确定性成焦点

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德州仪器(TI)于7月22日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尽管第二季度营收达44.5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但公司对第三季度的保守预测引发投资者担忧。财报显示,德州仪器预计第三季度每股收益区间为1.36-1.60美元(中值1.48美元低于分析师预估的1.52美元),营收指引44.5亿至48亿美元(中间值亦低于市场预期的46.2亿美元)。受此影响,公司股价在盘后交易时段大幅下挫11.4%,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