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量:32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近年来,在国际技术封锁加剧(如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波及无人机领域) 和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芯片自给率70%的目标)的双重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加速技术攻坚,逐步打破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垄断格局。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 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霸主(市占率70%),大疆通过芯片团队秘密布局完成核心技术自主化。其芯片战略分为三阶段演进: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技术亮点在于采用软硬协同设计,通过自研NPU实现4TOPS/W的能效比,相较上一代提升300%。其Dock 3机场系统搭载的边缘计算SoC,可同时处理6路传感器数据,支撑无人值守作业。 依托5G和昇腾AI技术,海思推出“凌霄”无人机专用SoC: 凭借RK3588旗舰芯片(8nm制程6TOPS NPU)打入工业无人机市场: 多模态接口 集群控制 极海(APM32系列)以高可靠性与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其技术亮点包括: 飞控方案 电调方案 双电机协同控制 典型应用:极海在2025年深圳无人机博览会上展示的穿越机飞控板方案,已用于物流巡检无人机,支持-35°C~50°C极端环境运行。 5.全志科技: 全志开发R16平台和T113-S3处理器,小米无人机曾采用其方案,支持自稳飞行与远距离图传,功耗优化显著。 二、国内主要无人机芯片企业技术路线对比 通过RB系列机器人平台(RB1/RB2)构建生态: Jetson Orin NX模组(20TOPS)主导高端市场: CUDA生态优势 EyeQ5芯片专注视觉感知: True Redundancy™架构 CV5系列芯片以视频处理见长: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一、国内领军企业:垂直整合与自主创新
1. 大疆:全栈自研构建技术壁垒
2. 华为海思:通信与AI双轮驱动
3. 瑞芯微:开放平台赋能中小厂商
三、国际巨头:生态布局与高端市场卡位
1. 高通:机器人平台战略
2. 英伟达:算力降维打击
3. 英特尔Mobileye:视觉方案领跑者
4. 安霸(Ambarella):CVflow架构突围
快包分析师推荐几款基于ST、华大电子MCU开发的高性价比智能电表方案,可以简化并加速设计者的设计流程,降低研发风险及成本,缩短研发时间,确保客户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快包分析师推荐触觉智能RK3506+星闪全国产方案,以核心板59元+开发板188元含税的颠覆性定价,搭载星闪三模技术
快包分析师配合原厂发展方案商生态,推荐基于英诺赛科合封氮化镓和微芯、小华芯片开发的高性能电源方案,峰值效率最高达99.03%!
我爱方案网平台推出了很多设计优化的工控主板方案,它们都是稳定出货、即插即用,在具体工业场景实现应用的产品。
电动两轮车控制器是整车的“神经中枢”,对芯片的实时响应能力、控制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