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量:454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近年来,在国际技术封锁加剧(如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波及无人机领域) 和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芯片自给率70%的目标)的双重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加速技术攻坚,逐步打破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国际巨头的垄断格局。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 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霸主(市占率70%),大疆通过芯片团队秘密布局完成核心技术自主化。其芯片战略分为三阶段演进: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技术亮点在于采用软硬协同设计,通过自研NPU实现4TOPS/W的能效比,相较上一代提升300%。其Dock 3机场系统搭载的边缘计算SoC,可同时处理6路传感器数据,支撑无人值守作业。 依托5G和昇腾AI技术,海思推出“凌霄”无人机专用SoC: 凭借RK3588旗舰芯片(8nm制程6TOPS NPU)打入工业无人机市场: 多模态接口 集群控制 极海(APM32系列)以高可靠性与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其技术亮点包括: 飞控方案 电调方案 双电机协同控制 典型应用:极海在2025年深圳无人机博览会上展示的穿越机飞控板方案,已用于物流巡检无人机,支持-35°C~50°C极端环境运行。 5.全志科技: 全志开发R16平台和T113-S3处理器,小米无人机曾采用其方案,支持自稳飞行与远距离图传,功耗优化显著。 二、国内主要无人机芯片企业技术路线对比 通过RB系列机器人平台(RB1/RB2)构建生态: Jetson Orin NX模组(20TOPS)主导高端市场: CUDA生态优势 EyeQ5芯片专注视觉感知: True Redundancy™架构 CV5系列芯片以视频处理见长: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一、国内领军企业:垂直整合与自主创新
1. 大疆:全栈自研构建技术壁垒
2. 华为海思:通信与AI双轮驱动
3. 瑞芯微:开放平台赋能中小厂商
三、国际巨头:生态布局与高端市场卡位
1. 高通:机器人平台战略
2. 英伟达:算力降维打击
3. 英特尔Mobileye:视觉方案领跑者
4. 安霸(Ambarella):CVflow架构突围
编码器是一种将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分别通过码盘和码尺进行检测。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增量式与绝对式两类:增量式依赖从零位开始的脉冲数累计确定位置,断电后需重新寻零;而绝对式则直接读取唯一的绝对位置编码,无需参考点或持续计数,断电后位置信息不丢失,重新上电即可获取准确当前位置,因而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数据可靠性。编码器整体具有精度高、响应快、可靠性强和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功能丰富、精准灵敏、支持数字及图像显示的仪表日益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传统仪表(如车速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等)依赖传感器监测车辆状态,通过电阻变化转化为显示信号。
瑞芯微正式发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而RV1126B作为RV1126的升级版本,在保持完美兼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全方位的性能跃升。该芯片在AI算力、能效表现、编解码性能及场景适配能力等关键维度均有显著提升,其升级重点体现在:更强大的AI计算性能、更卓越的影像处理能力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场景覆盖。这一升级更进一步强化了瑞芯微在边缘智能视觉市场的技术领先优势。
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X2000 Halley5开发套件,是专为物联网和智能硬件设备设计的综合性开发平台。该套件采用多板层叠结构,包括核心板、底板以及多种扩展模块,为开发者提供开箱即用的完整解决方案,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并加速市场推广进程。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下,传统机械式计量仪表正加速向智能化、电子化方向转型。龙芯超声波流量测计量芯片LS1D方案的推出,为供水、供热、燃气及工业流量计量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