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动力电池格局生变 中国厂商凭技术出海引领增长

发布时间:2025-07-7 阅读量:281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制造商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扩张,重塑产业格局。最新行业数据显示,这一趋势在今年前五个月表现得尤为显著。


2.png


2024年1月至5月,中国以外市场的电动汽车(含纯电EV、插混PHEV及混动HEV)动力电池总装机量达到169.3吉瓦时,同比增长达26%。这一增长动能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国际业务的迅猛发展。在全球前十大动力电池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半壁江山,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磷酸铁锂(LFP)电池技术在成本、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上的综合优势。


中国巨头驱动增长,宁德时代领跑全球


行业领军者宁德时代(CATL)持续巩固其霸主地位,期内电池使用量飙升36.7%至50.4吉瓦时,以接近30%的全球市场份额(剔除中国市场)高居榜首。其成功源于深度绑定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大众等全球顶级主机厂,构建了难以撼动的供应网络。比亚迪作为电池与整车制造的双重巨头,展现出惊人爆发力,凭借极致的垂直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其电池装机量同比飙升142.9%,跃居全球第五,在国际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SNE Research分析指出,中国电池与整车企业正通过加速布局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并深化与欧洲本土OEM的合作,实现海外扩张的“双轮驱动”。


韩国厂商承压,份额持续萎缩


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进击,韩国电池三巨头遭遇严峻挑战。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的合计市场份额同比下滑6.1个百分点,降至39.2%。尽管LG新能源(电池用量36.5GWh,+13%)和SK On(16.8GWh,+17.9%)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但三星SDI成为最大失意者,其装机量同比下降8.5%至13.1吉瓦时,市场份额显著收缩。SNE Research分析认为,其主要客户在欧洲和北美市场的需求波动是导致三星SDI下滑的关键因素。韩国企业当前面临中国供应商竞争加剧与欧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双重夹击”。


日系企业稳中有忧,技术路线竞争深化


日本龙头企业松下主要依赖特斯拉的订单,期内电池用量为11.7吉瓦时,同比下降12.9%,维持全球第六的位置。其表现凸显了对单一客户的依赖性风险。与此同时,技术路线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中国厂商主导的磷酸铁锂路线凭借更优的经济性在海外市场持续渗透,尤其在注重成本的中端及入门级电动车领域。主流厂商正积极储备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以期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上实现突破。


未来展望:创新与全球化定成败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已进入深度整合与激烈竞合阶段。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技术迭代速度和成本控制能力构成了核心竞争力。韩国企业亟需在新技术研发、供应链韧性及多元化客户拓展上寻求突破,以应对市场份额持续流失的压力。欧美本土电池供应链的加速建设,也为行业格局增添了新的变数。能否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创新并优化布局,将决定下一阶段竞争中的赢家。


相关资讯
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开启高效电力电子新时代

碳化硅MOSFET凭借其高击穿电场强度、高热导率、高开关频率及低导通损耗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数据中心电源及工业电机驱动等高功率、高效率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苹果iPhone 17最全爆料:新设计、新机型、新价格,史上最大升级来袭!

此次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或将迎来苹果近十年来最彻底的一次革新——全新机型、颠覆设计、全系高刷、自研基带、5000mAh电池……亮点密集,堪称“王炸”级别。

破局算力能耗:SiC器件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电源的未来

相较于传统的硅(Si)基IGBT和MOSFET,SiC器件在材料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其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热导率也远超硅材料。

步进电机驱动中的微步控制:解锁平滑运动与精准定位的核心技术

在现代精密自动化设备、3D打印机、CNC机床以及机器人技术中,步进电机因其开环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定位精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C电源系统:结构解析、核心特性与典型应用全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RC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核心特性,并探讨其常见的应用领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