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圆代工1.4纳米节点竞争格局生变 三巨头战略分化显著

发布时间:2025-07-7 阅读量:26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随着半导体产业向1.4纳米(14A)先进制程迈进,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三大晶圆制造巨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全球代工格局面临深度重构。


1.jpg


台积电:技术稳健 2028年量产目标不变


台积电在14A节点的研发保持其一贯的谨慎风格。该节点采用第二代纳米片晶体管架构与NanoFlex Pro标准单元设计,预计在相同功耗下性能提升10%-15%,或在相同速度下能耗降低25%-30%,逻辑密度提升1.2倍。通过避免同时引入过多未经验证的新技术,台积电旨在缩短良率爬升周期,保障2028年量产节点的稳定交付能力。这一策略强化了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领导地位。


英特尔:战略急转 资源倾斜14A节点


英特尔近期做出重大战略调整,将资源重心从原定的18A(1.8纳米)节点转向14A。尽管18A已导入RibbonFET和PowerVia等创新技术,但因其主要服务于内部产品,对外部客户吸引力有限。英特尔14A计划于2027年进行风险试产,采用升级版RibbonFET 2晶体管、第二代背面供电技术PowerDirect及Turbo Cells设计,目标实现性能提升15%-20%、芯片密度增加近30%、功耗降低超25%。然而,其发展受限于High NA EUV光刻机良率挑战、每年超400亿美元的巨额资本支出压力,以及需要向英伟达、AMD等关键客户证明其制程竞争力。


三星:财务承压 1.4纳米量产推迟两年


三星电子因晶圆代工业务持续亏损(2023年亏损约4万亿韩元,2024年第一季度再亏2万亿韩元),宣布将1.4纳米量产计划从2027年推迟至2029年,原定测试线启动时间也相应延后。这一调整使其进度落后台积电约一年。三星将资源转向提升2纳米工艺良率(目前约40%,显著低于台积电60%的稳定门槛)和成熟制程效益。公司已成立专项团队保障Exynos 2600处理器的量产,并积极争取特斯拉、高通等美国客户的2纳米订单。


重塑中的竞争格局


三巨头在1.4纳米竞赛中的分化,凸显了技术壁垒、财务可持续性与客户信任的综合角力。台积电凭借稳健路线和技术生态维持优势;英特尔以激进转型寻求突破,但面临多重挑战;三星的战略收缩则反映出财务压力下的现实考量。这场制程竞赛的结果,将深刻影响未来全球高端芯片供应链的势力分布。


相关资讯
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开启高效电力电子新时代

碳化硅MOSFET凭借其高击穿电场强度、高热导率、高开关频率及低导通损耗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数据中心电源及工业电机驱动等高功率、高效率应用场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

苹果iPhone 17最全爆料:新设计、新机型、新价格,史上最大升级来袭!

此次发布的iPhone 17系列或将迎来苹果近十年来最彻底的一次革新——全新机型、颠覆设计、全系高刷、自研基带、5000mAh电池……亮点密集,堪称“王炸”级别。

破局算力能耗:SiC器件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电源的未来

相较于传统的硅(Si)基IGBT和MOSFET,SiC器件在材料层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其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击穿电场强度是硅的10倍,热导率也远超硅材料。

步进电机驱动中的微步控制:解锁平滑运动与精准定位的核心技术

在现代精密自动化设备、3D打印机、CNC机床以及机器人技术中,步进电机因其开环控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定位精准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C电源系统:结构解析、核心特性与典型应用全景

本文将深入剖析RC电源系统的结构组成、核心特性,并探讨其常见的应用领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