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博弈下的显卡市场变局:RTX 5090 DD的技术妥协与行业影响

发布时间:2025-06-27 阅读量:151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wenwei

【导读】受美国AI芯片出口管制影响,英伟达不得不为中国市场重新定制新一代旗舰显卡RTX 5090 DD。这款显卡在显存和核心规格上都较国际版大幅削减,性能下降明显。同时,AMD的竞争性产品也在酝酿之中。


12.jpg


一、政策收紧倒逼特供版显卡再降规


2025年4月,美国特朗普政府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将英伟达专为中国设计的合规版H20及RTX 5090D纳入禁售名单。作为应对,英伟达紧急开发二次降规型号RTX 5090 DD,计划于8月在中国上市。该卡通过缩减显存容量与核心规模规避限制,成为美国连续三轮制裁后英伟达对华策略的缩影。


二、RTX 5090 DD的核心参数争议


据供应链消息,RTX 5090 DD存在两种技术方案:


  ●   保守方案:保留21,760个CUDA核心,但显存从32GB GDDR7降至24GB,位宽由512-bit缩至384-bit,带宽降至1344GB/s(28Gbps速率),功耗维持575W。

  ●   激进方案:CUDA核心数削减35%至14,080个,显存同步缩减至24GB,性能损失或达20-30%。当前业界倾向认为保守方案可能性更高,因显存降级已满足最新管制要求,无需额外削弱算力。


三、定价策略与市场定位


为提升竞争力,RTX 5090 DD售价或定为1,200-1,500美元,显著低于标准版1999美元。此举旨在抵消性能缩水对消费意愿的冲击,但相较国产替代品仍处高位。英伟达同步调整电路设计(PG145 SKU 40),以适配新显存与GPU布局。


四、AMD入局加剧中国特供芯片竞争


AMD计划于7月推出中国特供版Radeon AI Pro R9700,采用RDNA4架构,配备32GB GDDR6显存,FP16算力达96 TFLOPS,定价或低于竞品英伟达RTX PRO 4500(约2,500美元)。其优势在于大显存支持AI大模型训练,但ROCm软件生态短板可能削弱市场渗透力。


五、国产化进程加速重构市场格局


美国管制政策意外推动中国芯片自主化:


  ●   技术替代:华为昇腾910B性能逼近英伟达H20,价格优势明显。

  ●   产业链整合:2025年Q1国内半导体并购达48起,北方华创华海清科等通过并购补全设备链条,28纳米产线良率突破90%。 英伟达CEO黄仁勋坦言,其在华份额已从95%降至50%,政策“激发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动力”。


六、行业展望:性能妥协难阻本土化浪潮


短期看,RTX 5090 DD或为游戏玩家提供高端选项,但显存瓶颈将限制其在AI应用场景的竞争力。长期而言,美国“脱钩”政策促使中国建立非美技术供应链,本土企业在中低端算力市场持续替代外资份额。英伟达与AMD需在价格生态本地化服务上突破,方能维系市场地位。


相关资讯
体积缩小58%!Vishay发布185℃耐受汽车级TVS解决方案​

汽车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尤其在48V架构、ADAS与电控系统普及的当下,对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的功率密度、高温耐受性及小型化提出了严苛挑战。传统大功率TVS往往体积庞大,难以适应紧凑的ECU布局。威世科技(Vishay)日前推出的T15BxxA/T15BxxCA系列PAR® TVS,以创新封装与卓越性能直面行业痛点,为下一代汽车设计注入强大保护能力。

SK海力士突破6层EUV光刻技术,1c DRAM制程引领高性能内存新时代

韩国半导体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DRAM制造领域实现重大技术飞跃。据ZDNet Korea报道,该公司首次在其1c制程节点中成功应用6层EUV(极紫外)光刻技术,显著提升了DDR5与HBM(高带宽内存)产品的性能、密度及良率,进一步巩固其在先进内存市场的领导地位。

日月光投控7月营收超515亿新台币 AI芯片封测需求引领增长

半导体封测巨头日月光投控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7月公司实现营收515.42亿元新台币,较6月份环比增长4.1%,与上年同期相比则微降0.1%。若以更能反映国际业务实质的美元计价,7月营收高达17.69亿美元,呈现更强劲的增长势头——环比上升6.5%,同比显著增长11.2%。这一差异突显了新台币汇率波动对账面营收换算带来的影响。

停产风波:宁德时代建霞锂矿暂停运营,全球锂市场再起波澜

据彭博社8月11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CATL)已正式暂停其位于江西省宜春市的建霞锂矿生产作业,此次停产预计将持续至少三个月。这一重大变动迅速引发锂产业链高度关注。

巨头财报亮眼:联发科高通逆势增,车用云端成新战场

近日,全球移动芯片两大巨头——中国台湾地区的联发科(MediaTek)与美国的高通(Qualcomm)先后发布了最新一季的财务报告,为洞察消费电子市场动态和半导体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窗口。两份财报清晰地展现了在智能手机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两大巨头正积极寻求多元化突破,竞相布局未来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