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26 阅读量:115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摘要:瑞芯微正式推出新一代 AI 视觉芯片 RV1126B,该芯片已通过量产测试,预计本月开启批量供货。作为RV1126系列的迭代升级版本,RV1126B凭借其高性能计算能力、低功耗设计及广泛的场景适配性,迅速成为智能安防、工业视觉、智能家居等领域的焦点。本文将从技术优势、芯片对比等角度,深入分析RV1126B的市场竞争力,并提供样片申请服务。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
RV1126B基于四核ARM Cortex-A53架构,主频提升至1.5GHz,NPU算力达到3TOPS(INT8),较前代RV1126的2TOPS提升50%。其核心亮点包括:
RV1126B 搭载四核 Cortex-A53 CPU 架构,性能达同档位芯片 2 倍以上,内置自研 NPU 算力高达 3T,支持权重稀疏化、W4A16/W8A16 混合精度量化及 Transformer 优化技术,可流畅运行 2B 以内参数规模的大语言模型与多模态模型。这一特性赋予设备强大的图像语义理解能力,不仅能精准识别复杂场景中的目标物体,还可实现跨模态信息融合。
RV1126B集成专用 AI-ISP 硬件,突破传统方案的算力瓶颈:运行 AI-ISP时无需占用通用的3T NPU 资源,较传统 NPU 方案更节省带宽与功耗。结合 AI Remosaic 技术实现 "日夜双模自适应"—— 白天呈现超高清画质,夜晚在超低照度下仍保持清晰成像。
新增的 AOV3.0 技术融入低功耗音频事件唤醒功能,可实时检测狗吠、玻璃破碎、枪声等异常声源,设备待机功耗低至 1mW左右,支持 7×24 小时全天候音视频监测。
硬件级 6-DOF 数字防抖,精准识别并消除高频抖动,让运动图像更加流畅;双目/四目全景动态拼接技术让多目拼接产品告别画面撕裂,提供超广角视野。
针对视频监控等数据密集型场景,RV1126B 集成智能编码引擎,支持 800 万像素 45FPS 超高清编码,通过动态码率优化技术,较传统 CBR 模式节省 50% 码流,相同存储空间可提升一倍录制时长。在确保画面细节完整的同时,大幅降低存储成本与传输带宽压力。
面对智能终端的信息安全需求,RV1126B 内置国密级安全方案,支持 SM2/SM3/SM4 加密算法,集成 TrustZone 安全隔离技术与 keyladder 密钥管理系统,从数据采集到存储,以及AI算法模型的保护,进一步满足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
TC-1126 IPC摄像头模组 50板是视频处理电路与摄像头组合的即插即用模块,非常适合设备终端客户快速导入AI和自动化智能,包括人脸识别、手势识别、闸机门禁、停车场车牌识别、智能安防、IPC 智能网络摄像头、智能门铃/猫眼、自助终端、智慧金融、智慧工地、智慧出行等应用场景。本模块有三个标配摄像头供选择,200万像素IMAX 307,500万像素IMAX 335,800万像素IMAX 415,他们都是用同一个主板,有多个音频接口。
扫码可申请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
随着智能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路摄像数据的实时处理与高效传输已成为多个关键应用领域的核心需求。无论是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全方位覆盖、工业视觉处理网关的精准检测,还是车载环视融合平台的实时驾驶辅助,以及智慧社区AI防控系统的快速响应,这些应用场景的实现都依赖于高性能、低延时的多路摄像数据处理与传输解决方案。
实时时钟(RTC)作为现代电子系统的关键组件,其核心功能在于提供持续、精确的时间基准,并确保在设备断电时仍能维持时间数据的完整性。随着物联网和低功耗设备的快速发展,对RTC的技术要求日益严苛,需在超低功耗、高精度、小型化等维度实现更优平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图像传感器作为视觉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
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工业智能网关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枢纽,其技术性能直接决定着工业设备互联互通的实现水平。工业智能网关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强大的双向通信能力:向上无缝对接云端平台及企业IT系统,向下深入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底层设备群。为实现跨层级、跨异构网络的信息交互,工业智能网关必须具备卓越的协议转换能力,兼容各类工业通讯标准,确保不同类型网络间的数据高效转换与交互。
高压伺服控制器凭借其卓越的动态性能与可靠性,已成为高端工业装备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在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场景中,该控制器通过先进的前馈补偿与谐振抑制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伺服系统在高速运动时的振动与跟踪误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