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4 阅读量:143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1.2%),2026年进一步攀升至7,607亿美元(增幅8.5%)。这一增长主要由逻辑芯片与存储器需求爆发推动,印证了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及先进消费电子对产业的结构性重塑。
一、增长引擎:细分领域分化加剧
1. 逻辑与存储器领跑:
● 逻辑芯片受益于AI加速器、高性能计算需求,2025年增速达16.8%;存储器受数据中心扩容驱动,增速13.4%。以英伟达、AMD为代表的AI芯片厂商收入激增,台积电预计其AI加速器相关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0%(2024-2029)。
● 技术迭代加速:2nm制程节点量产在即,逻辑芯片向3nm/5nm先进制程迁移,台积电、三星垄断全球90%高端产能。
2. 成熟领域承压:
分立器件、光电子与微型IC受贸易摩擦与供应链扰动影响,预计下滑2%-5%。车用半导体因欧美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ING预测全球增长率仅1.6%),短期增长乏力。
二、区域格局:亚太与美洲主导扩张
● 美洲市场以**18%**增速领先,受美国政府《芯片与科学法案》推动,本土晶圆厂投资激增。
● 亚太(非日本)增长9.8%,中国成熟制程产能扩张显著,12英寸晶圆厂全球占比将从2022年22%升至2026年25%。
● 欧洲与日本受制于技术出口管制,增速不足5%,本土企业聚焦功率半导体等利基市场。
三、技术竞赛:设备支出与产能博弈
● 晶圆厂设备投资2026年预计达1,300亿美元(年增18%),逻辑与存储设备占比超70%。
● 存储技术突破:3D NAND与HBM(高带宽存储器)推动DRAM投资反弹,2026年增速反弹至19%;但AI模型优化(如DeepSeek)可能降低存储依赖,带来潜在下行风险。
四、挑战与应对策略
1. 供应链韧性重塑:
KPMG调查显示,47%企业将增加地域多元化布局,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中国加速成熟制程国产替代,设备自给率已超50%。
2. 人才与成本压力:
全球半导体劳动力缺口扩大,SEMI警告需为50座新晶圆厂培训熟练工人;材料成本上涨(光刻胶、高纯硅)挤压中游利润,晶圆厂转向与ASIC设计公司合作降本。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