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1 阅读量:69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COMPUTEX 2025大会上,联发科副董事长蔡力行以“从边缘AI到云端AI的愿景”为核心,首次系统性披露了企业未来三年的技术路线图与生态战略。通过发布全球首款5G生成式AI Gateway、深化与英伟达的芯片级合作,以及宣布2nm旗舰芯片量产计划,联发科展现了从移动终端、物联网到云端基建的全场景AI赋能能力。其“混合运算”架构以通信技术为纽带,整合端侧实时推理与云端大模型训练需求,试图构建跨设备、跨层级的协同生态,重新定义AI基础设施的全球竞争格局。
一、混合运算战略:从边缘AI到云端AI的融合创新
在COMPUTEX 2025主题演讲中,联发科副董事长蔡力行提出了“混合运算”的核心战略,通过整合通信技术与AI算力,打破云端与边缘端的协同壁垒。例如,其全球首款5G生成式AI Gateway方案结合FWA平台与端侧AI运算能力,实现了低延迟、高隐私的跨设备协作场景。这一技术不仅支持多AI Agent的协同决策,还可通过装置云(Device Cloud)动态调度算力资源,为智慧家庭、工业物联网提供灵活的基础设施。此外,联发科展示了搭载224G SerDes高速界面的边缘计算设备,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异构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
二、云端AI基础设施:与英伟达共建半定制化生态
联发科与英伟达的合作从汽车智能座舱扩展至云端AI芯片设计。双方联合开发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采用NVLink-C2C互连技术,集成Blackwell GPU与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可提供1 Petaflop的端侧AI算力,支持运行2000亿参数大模型。英伟达新发布的NVLink Fusion技术亦采用联发科定制化ASIC,推动AI工厂向“半定制化基础设施”升级。黄仁勋强调,这一互联生态将覆盖从芯片设计到数据中心部署的全链路,为超大规模企业提供灵活的技术整合路径。
三、制程突破与移动平台迭代:2nm时代的技术领跑
联发科首款2nm芯片计划于2025年9月流片,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该芯片采用台积电N2工艺及GAAFET架构,较3nm制程功耗降低25%,晶体管密度提升15%。蔡力行透露,天玑9600将集成NPU 9.0,AI算力达100 TOPS,支持LPDDR5X与UFS 4.1存储,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商用2nm移动处理器。此前发布的天玑9400/9400+通过支持超过540种AI模型及端侧LoRA训练技术,推动手机端生成式AI普及,并贡献超2亿美元营收增长。
四、产业生态布局:从IoT到汽车的全场景渗透
联发科Genio物联网平台已覆盖智能零售、医疗机器人等垂直领域,其AI开发工具NeuroPilot整合NVIDIA TAO框架,支持开发者一站式部署边缘AI应用。在汽车领域,Dimensity Auto平台通过AI声学技术及8K显示方案,为软件定义汽车提供扩展性硬件底座。例如,旗舰座舱平台C-X1结合生成式AI模型,可实时优化车载娱乐与紧急通讯功能。此外,联发科与星宇航空合作推进低轨卫星通信技术,进一步拓宽混合式AI的覆盖边界。
英伟达否认H100和H200售罄传闻
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进行检测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安防监控,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
随着全球制造业迈向集成化与数字化,独立机器人单元正逐渐融入更广泛的自动化系统。DigiKey 本季发布的《机器人技术探秘》的第 5 季《未来工厂》视频系列,联合行业领先企业 Eaton 和 SICK,系统解析了从电气控制、传感技术到数据互联等多个层面的前沿解决方案。新一季邀请了多名专家,一起探讨支撑现代机器人制造与自动化的基础设施与创新技术。
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将于2025年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隆重开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创新联盟联合主办,中新材会展与爱集微共同承办,以“IC设计与应用”、“IC制造与供应链”及“化合物半导体”为核心主题,系统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环节。
在AIoT技术加速赋能全球数字化转型、中国持续引领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大背景下,IOTE 2025第24届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于8月29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本届展会以“生态智能·物联全球”为主题,联合AGIC人工智能展与ISVE智慧商显展,汇聚1001家产业链企业,覆盖8万平方米展区,三日内吸引观众超11万人次,其中海外专业买家达5723人,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充分彰显了展会的国际影响力与行业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