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量:88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威刚Q1财务表现亮眼,获利能力大幅提升
威刚2025年Q1财报显示,单季合并营收达99.08亿新台币,营业利益4.21亿新台币,较上一季度增长93.41%;税前净利7.42亿元,季增105.62%,税后净利5.26亿元,归属母公司EPS达1.72元。这一成绩得益于DRAM与SSD产品的双引擎驱动:DRAM模组占营收比重56.47%,SSD占比30.55%,显示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布局成效显著。此外,威刚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及产能调配,成功抓住价格反弹窗口期,毛利率稳定在13.77%。
产能与需求共振,Q2增长动能延续
展望第二季度,威刚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自3月起工厂已连续加班生产,满载状态预计延续至7月。公司积极备货以应对客户订单增长,尤其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及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强劲。陈立白表示,当前存储器供需结构健康,价量齐扬趋势明确,预计Q2营收与获利将再创新高。此外,威刚与臺灣銀行等11家金融机构签订的100亿元永续连结联贷案,进一步强化了其资金链韧性,为技术升级与全球市场扩张提供支撑。
行业竞争格局重构,国产化机遇凸显
全球存储器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国际大厂逐步退出DDR3/4等传统产品线,转向高端HBM及DDR5技术,而中国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填补中低端市场空缺。威刚作为亚洲最大内存模组厂,通过苏州基地深化本土化生产,同时布局巴西、墨西哥等海外市场,平衡地缘政治风险。行业分析指出,2025年存储产业链国产化率有望突破40%,威刚在技术自主性与全球渠道的双重优势下,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面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4%的年均增速(2021-2024)及全球超50%的安装量占比(IFR 2024),ABB依托上海超级工厂推出Lite+、PoWa、新一代IRB 1200三大机器人系列。此举标志着其"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战略进入新阶段,通过90%本土化生产率精准对接电子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自动化升级需求。
全球研调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3%,较先前预测微幅下修。增长动能主要受北美云端服务商(CSP)及OEM客户需求支撑,而部分区域市场因政策环境影响呈现阶段性调整。
2025年7月2日,微软正式宣布全球裁员约9000人,占员工总数不足4%(以2024年6月22.8万名员工为基准)。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地区及职级,旨在精简管理层级并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人工智能(AI)与云计算核心业务。这是继5月裁撤6000人后,微软2025年第二次大规模人员调整,两个月内累计削减岗位超1.5万个。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敲响警钟: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面临约10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的巨大缺口。这一危机不仅席卷工程师等核心技术人员,更涉及中高层管理梯队——预计需要紧急补充10万名中层管理者和1万名高层领导人。工程师资源的先天性短缺,甚至逼迫企业将目光投向其他行业的管理人才,行业人才争夺战已升级为跨领域竞争。
2024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较高技术制造业平均水平亦高出1.6个百分点。单月数据显示,5月行业增加值保持10.2%的稳健增长。在产品结构方面呈现分化态势: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1.3亿台,同比增长5.5%;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增速6.8%;而手机产量受全球消费电子需求调整影响,同比下降6.5%,其中智能手机产量4.5亿台,降幅收窄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