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量:1085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器市场迎来关键转折点。DRAM与NAND Flash现货价自2月止跌回升,带动行业库存去化加速,需求端逐步回温。威刚科技董事长陈立白指出,存储器原厂自2024年末起减产调控供给,叠加AI服务器、智能终端等新兴应用需求增长,推动市场价格走出低谷。根据TrendForce数据,尽管此前预测Q1合约价可能下跌,但实际现货市场受备货动能及库存策略影响,价格反弹超预期,成为威刚业绩增长的直接推力。
威刚Q1财务表现亮眼,获利能力大幅提升
威刚2025年Q1财报显示,单季合并营收达99.08亿新台币,营业利益4.21亿新台币,较上一季度增长93.41%;税前净利7.42亿元,季增105.62%,税后净利5.26亿元,归属母公司EPS达1.72元。这一成绩得益于DRAM与SSD产品的双引擎驱动:DRAM模组占营收比重56.47%,SSD占比30.55%,显示公司在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布局成效显著。此外,威刚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及产能调配,成功抓住价格反弹窗口期,毛利率稳定在13.77%。
产能与需求共振,Q2增长动能延续
展望第二季度,威刚产能利用率持续攀升,自3月起工厂已连续加班生产,满载状态预计延续至7月。公司积极备货以应对客户订单增长,尤其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及消费电子领域需求强劲。陈立白表示,当前存储器供需结构健康,价量齐扬趋势明确,预计Q2营收与获利将再创新高。此外,威刚与臺灣銀行等11家金融机构签订的100亿元永续连结联贷案,进一步强化了其资金链韧性,为技术升级与全球市场扩张提供支撑。
行业竞争格局重构,国产化机遇凸显
全球存储器市场正经历结构性调整:国际大厂逐步退出DDR3/4等传统产品线,转向高端HBM及DDR5技术,而中国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加速填补中低端市场空缺。威刚作为亚洲最大内存模组厂,通过苏州基地深化本土化生产,同时布局巴西、墨西哥等海外市场,平衡地缘政治风险。行业分析指出,2025年存储产业链国产化率有望突破40%,威刚在技术自主性与全球渠道的双重优势下,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深刻重构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业正迎来国产替代与自主创新的历史性机遇。第106届中国电子展紧扣《"十四五"规划》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基础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集中展示从材料、设备到应用的国产化突破成果。
在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混合信号PCB的接地策略直接影响电路性能与信号完整性。晶振作为时序控制的核心元件,其接地方式需严格遵循噪声抑制与电流回流路径优化的基本原则。
在精密电子系统中,时钟源的稳定性与精度直接影响整体性能。温补晶振(TCXO)凭借其优异的温度补偿特性,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通信、导航等领域。然而,随着现代电子设备对频率控制要求的日益提高,压控温补晶振(VC-TCXO)因其兼具温度补偿与电压调谐能力,逐渐成为高精度场景下的潜在替代方案。
据最新消息,苹果公司计划于2027年推出其首款机器人产品,这款代号为"Eve"的虚拟伴侣机器人,将结合苹果在硬件设计、人工智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开创消费级机器人新品类。不同于传统功能性机器人,苹果的这款产品更注重情感连接和个性化陪伴,有望重新定义人机交互的未来。
在当前全球电子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已成为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路径。本次走访聚焦微焦点X-RAY检测、自动化测试烧录一体化、半导体封装工艺等核心技术领域,通过构建"技术攻关-场景验证-生态协同"的三维合作模型,旨在打通从实验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