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下的全球芯片市场巨变:英伟达登顶,传统巨头跌出前十

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量:40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根据市场研究机构Omdia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6830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5%。这一增长主要由人工智能(AI)相关芯片及高带宽内存(HBM)的旺盛需求推动,而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则因市场需求疲软出现收入下滑。在此背景下,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英伟达凭借AI芯片的爆发式增长跃居营收榜首,而传统功率与模拟芯片巨头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ST)则跌出前十名。


AI与HBM: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


AI技术的快速落地催生了数据中心、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对GPU及专用加速芯片的庞大需求。英伟达凭借其AI GPU的垄断地位,2024年营收同比激增120.1%,达到767亿美元,市场份额占比11.7%,首次登顶全球半导体厂商排名。与此同时,HBM作为AI服务器的关键组件,需求激增推动内存市场同比增长74%。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大存储厂商受益于此,均跻身全球前七大半导体公司之列。


15.png


Omdia分析师Cliff Leimbach指出,HBM在DRAM市场的份额从2024年的20%预计将升至2027年的40%,成为存储厂商竞争的主战场。SK海力士凭借70%的HBM市场份额超越三星,成为DRAM领域新霸主,而美光则通过HBM3E量产加速抢占市场。


传统市场萎缩:汽车与工业领域的双重困境


与AI和内存市场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汽车与工业领域的衰退。2024年,工业半导体收入出现两位数下降,汽车半导体市场则在经历2020-2023年的高速增长后首次收缩。这一变化对依赖传统市场的厂商造成重创:


  ●   英飞凌:其56%的营收来自汽车业务,但2024年汽车芯片需求疲软、库存积压及关税风险导致营收同比下滑6%,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下降2.9个百分点至17.7%。


  ●   意法半导体:2024年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暴跌27.3%,营业利润缩水99.5%,主因汽车和工业客户订单延迟及价格竞争加剧。

此外,消费电子市场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需求持续低迷,进一步挤压了模拟芯片厂商的生存空间。


市场格局重构:技术霸权与本土化挑战


2024年的行业洗牌凸显了技术路径分化的重要性。英伟达、三星等头部企业通过AI和存储技术巩固优势,而传统厂商则面临双重挑战:


1. 技术迭代压力:AI芯片的复杂制程和HBM的堆叠封装技术要求极高,厂商需持续投入研发。例如,SK海力士计划2026年量产HBM4,三星则加速推进36GB HBM3E的量产。


2. 本土化竞争:中国电动车和AI芯片市场的崛起催生了士兰微、比亚迪等本土厂商,其通过性价比和定制化服务侵蚀传统巨头的市场份额。士兰微2024年功率半导体营收增长14.9%,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未来展望:复苏信号与不确定性并存


尽管短期调整仍在持续,但长期趋势显示AI与电动化将继续驱动行业增长。WSTS预测2025年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达6970亿美元,主要由逻辑和存储芯片推动。然而,地缘政治风险、供应链本地化需求及技术壁垒的突破(如国产HBM研发)将成为影响未来格局的关键变量。


结语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剧烈波动印证了“技术霸权”时代的终结。AI与内存技术的突破重塑了行业规则,而传统厂商的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未来,能否在技术创新与本土化战略间找到平衡,将决定企业在新周期中的成败。




相关资讯
ABB三大机器人新品解析:深度覆盖90%应用场景

面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24%的年均增速(2021-2024)及全球超50%的安装量占比(IFR 2024),ABB依托上海超级工厂推出Lite+、PoWa、新一代IRB 1200三大机器人系列。此举标志着其"立足中国、服务全球"战略进入新阶段,通过90%本土化生产率精准对接电子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领域的自动化升级需求。

AI服务器市场增速微调至24.3%,北美云厂商驱动结构性增长

全球研调机构TrendForce最新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24.3%,较先前预测微幅下修。增长动能主要受北美云端服务商(CSP)及OEM客户需求支撑,而部分区域市场因政策环境影响呈现阶段性调整。

微软启动年内第二轮大裁员,AI战略转型加速组织重构

2025年7月2日,微软正式宣布全球裁员约9000人,占员工总数不足4%(以2024年6月22.8万名员工为基准)。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地区及职级,旨在精简管理层级并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人工智能(AI)与云计算核心业务。这是继5月裁撤6000人后,微软2025年第二次大规模人员调整,两个月内累计削减岗位超1.5万个。

全球半导体人才荒:十年百万缺口倒逼行业变革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最新报告敲响警钟: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面临约100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的巨大缺口。这一危机不仅席卷工程师等核心技术人员,更涉及中高层管理梯队——预计需要紧急补充10万名中层管理者和1万名高层领导人。工程师资源的先天性短缺,甚至逼迫企业将目光投向其他行业的管理人才,行业人才争夺战已升级为跨领域竞争。

电子信息制造业1—5月运行报告:生产韧性凸显,结构优化提速

2024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较高技术制造业平均水平亦高出1.6个百分点。单月数据显示,5月行业增加值保持10.2%的稳健增长。在产品结构方面呈现分化态势: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达1.3亿台,同比增长5.5%;集成电路产量1935亿块,增速6.8%;而手机产量受全球消费电子需求调整影响,同比下降6.5%,其中智能手机产量4.5亿台,降幅收窄至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