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封装+高效散热:Vishay TMBS整流器在新能源市场的技术突围

发布时间:2025-04-24 阅读量:430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在功率半导体小型化与高频化趋势下,Vishay最新发布的DFN33A封装TMBS®整流器以3.3mm×3.3mm超薄尺寸、高达9A的额定电流及-55℃~+175℃宽温域性能,重新定义了高密度电源设计的行业标准。该系列产品通过沟槽式MOS结构优化电场分布,将正向压降降至0.45V,同时兼容AOI检测工艺,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面对国际大厂技术垄断与国产替代需求,Vishay凭借车规级AEC-Q101认证与全场景覆盖优势,在新能源、5G通信及工业自动化领域抢占先机,为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突破高密度封装与高频散热瓶颈提供关键技术参考。


3.jpg


一、技术突破:DFN33A封装革新与TMBS®技术融合


Vishay最新发布的27款TMBS®整流器采用3.3mm×3.3mm DFN33A封装,厚度仅0.88mm,较传统SMB(DO-214AA)封装尺寸缩小44%,为PCB布局提供更高密度解决方案。通过优化铜质基板与芯片贴装工艺,热阻降低30%,支持6A-9A高电流负载,工作温度范围扩展至-55℃~+175℃,满足汽车级AEC-Q101认证。


核心创新点:


  ●    电场耦合效应优化:通过沟槽式MOS结构,将表面电场转移至硅基底,降低泄漏电流,实现60V-200V TMBS器件及600V标准型整流器的超低正向压降(最低0.45V)。

  ●    AOI兼容设计:侧边焊盘支持自动光学检测,替代传统X射线检测,降低生产成本。


二、竞品对比:国际大厂VS国产替代路径


4.jpg


竞争优势:


  ●    高频性能:反向恢复时间(Trr)较传统肖特基整流器缩短50%,适配350kHz以上高频DC/DC转换场景,显著降低开关损耗。

  ●    国产替代空间:国内厂商如安邦半导体在高压大电流领域仍依赖传统封装,车规级产品缺口明显,Vishay凭借DFN33A技术填补市场空白。


三、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1. 汽车电子:48V混动系统、ADAS传感器及BMS电池管理,耐受引擎舱高温振动环境。

2. 通信设备:5G基站RRU电源、PoE交换机极性保护,支持高频热插拔电路设计。

3. 工业能源:光伏逆变器续流二极管、储能系统DC/DC模块,提升能源转换效率。


市场预测:


据行业报告,2025年全球车规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206亿美元,其中高密度封装器件需求年增25%。Vishay DFN33A系列凭借小型化与高可靠性,有望在新能源车、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30%以上份额。


四、国产替代挑战与机遇


技术瓶颈:


  ●    国内厂商在沟槽蚀刻工艺、铜基板散热设计等核心工艺上仍落后国际大厂2-3代。

  ●    车规认证(AEC-Q101)通过率不足10%,测试项目涵盖37项环境应力与寿命模拟实验,国产化进程缓慢。


突围路径:


  ●    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开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SiC),提升器件耐压与能效。

  ●    政策扶持:借助“中国芯”专项基金,加速封装技术迭代与车规认证布局。


总结


Vishay DFN33A TMBS®整流器通过封装创新与TMBS技术融合,解决了高密度散热、高频损耗等行业难题,在国产替代进程中树立技术标杆。未来,随着新能源与5G基建需求爆发,该系列产品有望成为工业与汽车电子的核心器件,推动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格局重构。


相关资讯
应对多轨供电挑战!SGM260320 PMIC提供小型化、高效能解决方案

在追求电子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和超低功耗的时代,复杂的多轨电源设计已成为研发的关键挑战。传统分立式电源方案不仅占用宝贵的PCB面积,也增加了设计难度与系统功耗控制的复杂性。固态硬盘(SS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控制器单元(MCU)系统及便携设备对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要求日益严苛:高效转换、低待机功耗、高集成度、精确调压以及智能化管理缺一不可。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260320 PMIC,正是瞄准这一市场需求,以高度集成、卓越性能和丰富的可配置功能,提供了一站式的高效供电解决方案。

突破中端市场壁垒!TDK超薄IMU让全民享受专业级OIS防抖

随着智能手机影像功能逐渐成为用户核心需求,光学防抖(OIS)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性能挑战。TDK株式会社凭借旗下InvenSense公司15年OIS/EIS技术积累,最新推出的SmartMotion® ICM-536xx系列六轴IMU,正在打破高端防抖技术的成本壁垒。该方案通过突破性的6.4kHz输出数据速率和20位分辨率,首次将专业级防抖性能引入主流移动设备市场。

全球机器人装机量下滑3%,中国份额54%成唯一亮点​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周期性调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新装机量约为52.3万台,较上年下滑约3%。这是近年来该市场罕见出现的负增长,反映出多重经济与技术周期叠加下的复杂局面。

破局十年空窗 三星携三层堆叠图像传感器强势重返iPhone供应链​

科技行业的顶级联盟再次激活。三星电子近日正式宣布,将与苹果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为其下一代智能手机供应关键的图像传感器。这标志着三星自2015年为iPhone供应A9芯片后,时隔近十年重归苹果核心芯片供应链,堪称其半导体业务的一次重大战略回归。

三安光电SiC MOSFET批量供货数据中心巨头,加速全球市场渗透

三安光电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其子公司湖南三安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已实现规模化交付,主要客户包括台达电子、光宝科技、长城汽车子公司及维谛技术等企业。这些合作伙伴专注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服务器的高效电源系统,标志着三安光电在高压半导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最新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源管理市场对SiC器件的需求同比激增30%,三安光电借此成功切入国际供应链,为海外扩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