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发布第二代AI汽车芯片 芯粒架构重塑智能汽车技术格局

发布时间:2025-04-23 阅读量:1132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导读】2025年4月23日,上海车展见证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英特尔正式发布第二代AI增强软件定义汽车(SDV)SoC,并宣布与黑芝麻智能、面壁智能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标志着车规级芯片进入"芯粒架构+端侧AI"的新时代。


15.jpg


技术突破:芯粒架构破解行业三大痛点


相较于传统单片式SoC,第二代产品采用革命性多节点芯粒(Chiplet)架构,实现三大技术突破:


1. 算力定制化:通过模块化组合满足L2+到L4不同级别需求,AI性能较上代提升10倍,图形处理能力提升3倍

2. 开发敏捷性:车企可自主搭配计算/图形/AI模块,开发周期缩短40%,成本降低30%

3. 能效优化:12通道摄像头处理单元实现多模态数据融合,功耗降低25%的同时支持4K级智能座舱交互


与英伟达Orin、高通骁龙Ride Flex等竞品对比,英特尔方案在架构灵活性(支持跨工艺节点集成)、端侧AI推理效率(延迟<5ms)、国产适配性(支持本土算法优化)等方面展现差异化优势。


国产替代路径:构建本土化技术生态


面对华为昇腾、地平线征程系列等国产替代方案的竞争,英特尔采取"技术开放+生态共建"策略:


  ●    与黑芝麻智能联合开发舱驾融合平台,整合华山A2000芯片实现域控制器国产替代

  ●    借力面壁智能端侧大模型,打造首个纯离线GUI智能座舱方案

  ●    通过成都基地实现IP核本地化适配,支持比亚迪、蔚来等车企定制开发


应用场景拓展:从智能座舱到全域融合


新一代SoC已覆盖四大核心场景:


1. 多模态交互:支持语音/手势/生物识别融合控制

2. 舱驾一体:单芯片实现ADAS与娱乐系统协同

3. 边缘计算:端侧处理自动驾驶感知数据,降低云端依赖

4. OTA升级:软件定义架构支持硬件功能远程迭代


市场前景:千亿蓝海的技术卡位战


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其中:


  ●    自动驾驶芯片占比45%

  ●    智能座舱芯片占比35%

  ●    通信控制芯片占比20%


英特尔方案凭借开放架构和本土生态建设,有望在合资品牌国产替代、新势力高端车型领域获得30%以上市场份额。但需应对华为MDC生态的快速扩张(市占率已达28%)和RISC-V架构的潜在冲击。


产业启示:


这场芯片架构革命正在重构智能汽车产业链价值分配。英特尔的技术路线证明,未来竞争不仅是算力比拼,更是生态构建能力的较量。本土企业若能抓住芯粒架构的模块化机遇,或将在车载IP核、异构集成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注:本文数据引用自IDC 2024智能汽车白皮书及企业官方技术文档。


相关资讯
应对多轨供电挑战!SGM260320 PMIC提供小型化、高效能解决方案

在追求电子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和超低功耗的时代,复杂的多轨电源设计已成为研发的关键挑战。传统分立式电源方案不仅占用宝贵的PCB面积,也增加了设计难度与系统功耗控制的复杂性。固态硬盘(SS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微控制器单元(MCU)系统及便携设备对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的要求日益严苛:高效转换、低待机功耗、高集成度、精确调压以及智能化管理缺一不可。圣邦微电子(SG Micro)推出的SGM260320 PMIC,正是瞄准这一市场需求,以高度集成、卓越性能和丰富的可配置功能,提供了一站式的高效供电解决方案。

突破中端市场壁垒!TDK超薄IMU让全民享受专业级OIS防抖

随着智能手机影像功能逐渐成为用户核心需求,光学防抖(OIS)技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性能挑战。TDK株式会社凭借旗下InvenSense公司15年OIS/EIS技术积累,最新推出的SmartMotion® ICM-536xx系列六轴IMU,正在打破高端防抖技术的成本壁垒。该方案通过突破性的6.4kHz输出数据速率和20位分辨率,首次将专业级防抖性能引入主流移动设备市场。

全球机器人装机量下滑3%,中国份额54%成唯一亮点​

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周期性调整。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新装机量约为52.3万台,较上年下滑约3%。这是近年来该市场罕见出现的负增长,反映出多重经济与技术周期叠加下的复杂局面。

破局十年空窗 三星携三层堆叠图像传感器强势重返iPhone供应链​

科技行业的顶级联盟再次激活。三星电子近日正式宣布,将与苹果公司展开深度合作,为其下一代智能手机供应关键的图像传感器。这标志着三星自2015年为iPhone供应A9芯片后,时隔近十年重归苹果核心芯片供应链,堪称其半导体业务的一次重大战略回归。

三安光电SiC MOSFET批量供货数据中心巨头,加速全球市场渗透

三安光电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其子公司湖南三安的碳化硅MOSFET器件已实现规模化交付,主要客户包括台达电子、光宝科技、长城汽车子公司及维谛技术等企业。这些合作伙伴专注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服务器的高效电源系统,标志着三安光电在高压半导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最新行业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电源管理市场对SiC器件的需求同比激增30%,三安光电借此成功切入国际供应链,为海外扩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