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晶振的输出方式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25-04-11 阅读量:104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扬兴晶振

【导读】差分晶体振荡器(Differential Crystal Oscillator)也简称“差分晶振”。它通过两个输出端子输出两个相位相反的信号(起到抗干扰能力)。差分晶振通过差分信号输出,在抗干扰、信号完整性、EMI抑制等方面有显著优势,能够提供更稳定、更高速性能的时钟信号。

因此差分晶振通常用于高速通信系统、光模块、高速串行接口(如PCIe、USB 3.x)等场景。


差分晶振输出方式有5种:LVPECL、LVDS、CML、HCSL、LPHCSL‌。


1、‌LVPECL模式‌:LVPECL(Low Voltage Positive Emitter-Couple Logic)是主要的差分输出之一。它通过避免晶体管饱和,实现更快的开关速度,并配备恒定电流源驱动器。由于大电压摆动(通常为600-1000mV),LVPECL具有卓越的抖动性能,从而输出低噪声信号,适用于PON、显卡、光模块、智能网卡等。

 

22.jpg

‌LVPECL差分晶振输出方式及输出波形


2、‌LVDS模式‌: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可同时提供低功耗和低电磁干扰(EMI)组合。由于电压摆幅较小(通常为350mV),相比LVPECL差分输出模式功耗更低,负载阻抗为100Ω的差分线上的电流一般不超过4mA,使其不易受噪声影响,在音视频处理器、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应用中非常重要。

 

23.jpg

‌LVDS差分晶振输出方式及输出波形


3、‌HCSL模式‌:HCSL(High-speed Current Steering Logic)是一种高速差分信号,通常在较低的电压水平工作。它始于90年代末,用于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如PCI Express)参考时钟。HCSL的特点包括极低的抖动和功耗,广泛应用于系统内部的高速串行通信、时钟分配和数据通路等对速度、功耗、性能要求高的场景。

 ‌

24.jpg

HCSL差分晶振输出方式及输出波形


4、CML模式:CML(Current Mode Logic)特点:电流源输出、无需外部电阻(内置匹配)、高速低功耗。通常应用在光模块、高速串行链路(如10G/25G以太网)。

 

25.jpg

CML差分晶振输出方式及输出波形


5、LPHCSL:(Low Power High Current Source Logic,低功耗高电流源逻辑)LPHCSL差分晶振是一种特殊的差分输出晶振,它结合了低功耗和高电流驱动能力的特点,这种输出方式通常用于需要高驱动能力但又对功耗敏感的应用场景。LPHCSL输出电压摆幅较大,驱动能力更强,功耗更低,适合需要高驱动能力的场景,例如(PCIe Gen4/5、USB 3.x、高速SerDes、数据中心)等。


LPHCSL具有优越的高温稳定性,操作温度范围为-40°C至+105°C,适用于要求严格的环境下,频率稳定性及线路图如下图所示。

 

26.jpg


YXC差分晶体振荡器选型表


其中YSO211PJ可编程差分晶振,宽频率范围(150~2100MHZ),支持LVPECL、PECL、HCSL、CML输出信号类型。可编程频率精度达小数点后6位,确保发挥系统高性能。


26.png


相关资讯
日系晶振平替方案!YXC国产温补晶振交期缩短50%

在高精度雷达和导航应用领域中,时钟稳定性和精准定位是两大关键因素。由于雷达系统需要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速度和方位,而导航系统则要求高精度地确定位置和规划路径,因此这些应用都对时钟信号的精度提出了极高要求。

芯控未来:破局AI时代的触觉交互密码

当指尖划过屏幕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语言,触控技术正在书写人机交互的新篇章。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全球PC市场在2024年实现3.9%的企稳增长后,2025年将迎来AI PC换机潮与Windows 10停服的双重催化,预计触控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在这场交互革命中,触控板已从外围配件进化为生产力核心组件——更精准的轨迹捕捉、更具实感的力度反馈、更智慧的生物识别,正在重新定义"指尖生产力"的边界。兆易创新凭借在电容触控领域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GSM3765/3766芯片组为支点,撬动这场触觉体验的全面升级。

工业5.0时代,AMR如何实现人机共舞?解析安森美的安全设计密码

在工业4.0向工业5.0跨越的进程中,自主移动机器人(AMR)正从“效率工具”蜕变为“智慧伙伴”。随着制造业对“以人为本”和“可持续性”的追求升级,AMR的设计核心已从单纯的自动化转向安全性与人机协作的深度融合。然而,高速移动的机械臂、复杂环境中的动态障碍物,以及突发外力冲击,仍对工人安全和设备稳定性构成挑战。如何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让AMR像人类一样“感知风险、快速决策”?安森美(onsemi)通过传感、运动控制与智能照明的系统性创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前瞻性答案。

气压感知破局者:兆易创新以“3高1低1优”战略重塑MEMS传感器生态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传感器如同数字世界的“末梢神经”,悄然推动着智能生活的每一次革新。作为MEMS气压传感器领域的革新力量,兆易创新正以颠覆性技术突破行业边界——从实现水下100米精准测量的防水型GDY1122,到功耗低至微安级的节能标杆GDY1121,其产品矩阵以“高精度、高集成、高灵敏度”的硬核实力,攻克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难题。在慕尼黑上海电子展的聚光灯下,这家中国芯片企业不仅展示了10ATM防水等级的尖端方案,更通过“3高1低1优”战略,将MEMS传感器推向智能穿戴、工业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核心舞台。

知冷知热,更知“芯”:TCXO让时钟信号无惧温度挑战

在各种电子设备中,晶振作为时钟信号的核心元件,其精度直接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石英晶体及周边电路元件受温度变化影响会发生热膨胀和参数漂移,晶振的频率往往随温度波动而偏移,从而影响整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