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突破第六代DRAM量产门槛!1c制程良率飙升至80%,HBM领域仍需等待

发布时间:2025-04-10 阅读量:554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全球存储芯片巨头SK海力士近日在先进制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韩国媒体《Hankooki》4月9日报道,该公司第六代10nm级(1c)制程DRAM的良率已从2024年下半年的60%大幅提升至80%,正式跨过量产门槛,标志着新一代存储芯片技术迈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9.jpg


技术革新驱动量产提速


SK海力士于2023年8月率先发布全球首款基于1c制程的DDR5 DRAM芯片。该技术作为第五代1b制程的延伸版本,通过微缩化工艺优化,在芯片生产效率、运行速度和综合性能上实现显著提升。目前,除DDR5外,新一代LPDDR6移动内存和GDDR7显存也将采用这一制程。行业分析指出,80%-90%的良率通常被视为DRAM量产的经济临界点,此次突破意味着SK海力士已掌握成熟的生产控制能力。


HBM领域应用仍需时间沉淀


尽管1c制程进展迅速,但在当前火热的HBM(高带宽内存)市场,SK海力士仍选择"稳中求进"。据供应链消息,计划于今年量产的HBM4产品将继续沿用更成熟的第五代1b制程。业内人士分析,HBM因3D堆叠结构和异构集成的高复杂性,对制程稳定性和封装技术要求更为苛刻。SK海力士此举或为保障HBM产品在AI服务器等高端市场的可靠性,预计1c制程渗透至HBM领域仍需1-2年技术验证期。


市场格局或迎新一轮洗牌


随着1c制程DRAM的量产,SK海力士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DDR5市场的领先地位。TrendForc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Q1,该公司在全球DRAM市场的份额已达33.8%,仅次于三星电子。此次技术突破或将加速存储芯片价格下行周期,推动PC、服务器等终端产品升级换代。不过,美光、三星等竞争对手的1c制程研发进度亦受业界密切关注,先进制程竞赛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推荐阅读:


三星电子启动内部人力大调整 全力押注HBM4争夺AI芯片市场主导权

粤港澳大湾区擘画全球AI存算新生态 CITE2025启幕解码产业变革

TDK推出抗干扰汽车级双模霍尔传感器 赋能智能驾驶核心部件安全升级

Nexperia革新汽车电子防护:倒装芯片ESD技术领跑高速通信链路安全

德州仪器发布新一代电源管理芯片组 突破数据中心能效瓶颈



相关资讯
闻泰科技资产出售冲刺收官,50亿重组加速半导体主业聚焦

8月8日,闻泰科技发布公告,其向立讯精密及关联方出售通讯产品集成与组装业务资产的重大交易取得突破性进展。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黄石智通、昆明闻讯4家公司100%股权,以及无锡闻泰、无锡闻讯相关业务资产包均已完成交割。印度闻泰资产包的交割已进入收尾阶段,而香港闻泰及其控股的印尼闻泰股权交割,也将在完成非交易范围资产剥离后快速推进。这标志着这场备受市场关注的"半导体+组装"板块年度最大规模资产重组迈入最后冲刺阶段。

英伟达与AMD同意支付在华芯片销售收入15%换取美国出口许可

根据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英伟达(NVIDIA)与AMD公司近期已同美国特朗普政府达成一项关键协议。作为协议的核心条款,两家企业同意将其在中国市场的特定芯片销售收入中的15%支付给美国政府,以换取出口许可证的批准。这一安排旨在平衡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下的合规要求,同时为美国科技企业争取在华业务空间。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反映了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对华出口管制的调整,但协议细节尚未由官方正式公布。

三星500亿美元重注美国芯片市场,2nm工艺瞄准特斯拉与苹果订单

尽管美国《芯片法案》的春风早已吹起,三星位于德克萨斯州泰勒市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却在过去数月因整体业务节奏调整而略显迟滞。然而,最新动态显示,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启并加速其在美国的战略投资。综合多方信息显示,其在美国的总投资规模有望攀升至惊人的500亿美元,远超早前因市场波动而调整的370亿美元水平。

佰维存储2025年H1:营收增13.7%,二季度盈利改善显著

佰维存储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12,336,913.69元,同比增长13.7%。但受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25,795,502.52元,同比由盈转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231,666,270.28元,同样出现同比下滑。业绩压力主要源于行业价格波动及公司战略性投入增加。

工业富联H1净利润突破121亿,AI服务器营收激增60%引领增长

2025年上半年,工业富联(股票代码:601138.SH)实现营业收入360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5.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扣非净利润116.68亿元,同比增长36.73%,核心财务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规模增至3831.28亿元,同比增长20.66%,展现出强劲的资产扩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