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8 阅读量:1077 来源: 综合自网络 发布人: wenwei
【导读】4月8日,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2024年营收突破298亿元,净利润同比激增44.17%,2025年一季度盈利增幅更直逼53%。这背后,不仅是国产替代浪潮下的业绩狂奔,更是一场覆盖技术、并购与市场的全方位产业突围战。
三年高增:净利复合增速超50%
财报显示,2024年北方华创营收达298.38亿元,同比增长35.14%;归母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大涨44.17%。自2022年以来,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42.53%和54.57%。分析认为,其核心驱动力在于集成电路设备领域技术突破:刻蚀设备、原子层沉积设备(ALD)、清洗机等新品市占率快速攀升,叠加平台化降本效应,推动毛利率持续优化。
2025年开局:新品放量撬动53%盈利增幅
北方华创同步预告,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预计达14.2亿-17.4亿元,同比最高增长52.79%。公司透露,新一代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CCP)和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已实现关键技术突破,覆盖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高端产线。随着国产晶圆厂扩产加速,北方华创成熟设备市占率稳步提升,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
并购芯源微:整合产业链剑指控股权
更值得关注的是,北方华创正通过资本运作加速产业整合。继3月初以16.87亿元收购芯源微9.49%股份后,公司拟再斥资14.48亿元竞购其8.41%股权,持股比例将升至17.9%,成为第一大股东。芯源微主营涂胶显影设备,市场份额居国产首位,与北方华创现有产品线形成互补。业内认为,此举将减少国内设备商内耗,构建覆盖刻蚀、薄膜沉积、清洗、涂胶显影的全链条能力,直面国际巨头竞争。
补全最后拼图:离子注入机撬动160亿市场
3月底,北方华创宣布进军离子注入机领域,推出首款设备Sirius MC 313,填补国产高端市场空白。至此,公司产品线已覆盖除光刻机外的所有前道核心设备。据测算,国内离子注入机市场规模约160亿元,但超90%份额被美国应用材料、Axcelis垄断。北方华创的入局,或将打破这一格局,为其2025年业绩再添增长极。
市场展望:国产替代进入深水区
在美日荷联合封锁下,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已从2021年的21%升至2024年的35%,但光刻机、离子注入机等环节仍待突破。北方华创通过“内生研发+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正从单一设备商向平台化龙头蜕变。机构预测,若其成功整合芯源微并实现离子注入机量产,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400亿元,在全球半导体设备TOP10中冲击更高席位。
推荐阅读:
宽禁带半导体技术驱动低碳未来:SEMICON China 2025揭示SiC/GaN产业新蓝图
Marvell以25亿美元出售汽车网络业务予英飞凌,盘后股价涨超3%
ROHM推出车规级高精度电流检测放大器 助力电动汽车电源系统升级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我国在高端制造、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正不断激发国内市场对高端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旺盛需求。在这一背景下,第106届中国电子展将于2025年11月5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以“创新强基、智造升级”为主题,全面呈现电子产业前沿成果与关键技术突破,致力打造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平台。
英伟达正式发布代号“Rubin CPX” GPU产品,专为AI领域最棘手的“大规模上下文推理”而生。
9月10日,SEMI-e深圳国际半导体展暨2025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届展会由CIOE中国光博会与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简称“大联盟”)共同主办,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汇聚全球半导体行业顶尖企业、专家学者与产业链关键代表,聚焦光电融合、先进制造与跨领域协同,全方位呈现集成电路与光电子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产业创新与合作搭建起高规格、高效率的国际性平台。
华为旗下核心芯片设计公司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完成重大人事调整,徐直军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技术背景深厚的高戟接棒,同时完成多位高管的更迭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发布通告:“基于国家安全考量”,FCC即刻实施新规,撤销或拒绝由“外国对手”控制的测试实验室的FCC认证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