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3 阅读量:577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车载以太网是一种连接车内电子单元的新型局域网技术,与普通民用以太网使用 4 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不同,车载以太网在单对非屏蔽双绞线上可实现 100 Mbit/s 甚至 1 Gbit/s 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满足汽车行业高可靠性、低电磁辐射、低功耗、带宽分配、低延迟以及同步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可以理解为,车载以太网在民用以太网协议的基础上,改变了物理接口的电气特性,并结合车载网络需求专门定制了一些新标准。
汽车传统通信技术—CAN总线只能满足ECU特定的CAN协议,而以太网可作为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验证,支持时间同步、音视频应用,甚至可兼容互联网基础数据。这就能说通为什么今天它在汽车行业处于完全爆发的状态了。下表为当前主流车载网络技术的对比: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
裕太微在2020年推出国内第一颗车载百兆以太网PHY芯片YT8010A,符合IEEE802.3bw定义的 100BASE-T1标准,通过单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可以实现100 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YT8010A基于先进的 DSP 技术,结合自适应均衡器、回波抵消器、模数转换、锁相环、线路驱动器、编码器/解码器和所有其它需要的100Mbps数据速率电路,实现稳健的性能并超过汽车电磁噪声环境中的干扰要求,功耗非常低,可用于360环视、激光雷达、智能仪表等应用。
2023年,裕太微又推出了车载千兆以太网芯片—YT8011A系列成功,并超出预期拿到数家OEM定点项目,再度实现了从1到N的跨越。
YT8011A系列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款兼容车载以太网百兆100BASE-T1和千兆1000BASE-T1标准的以太网收发器,支持IEEE802.3bw和802.3bp协议。其通过一对差分的屏蔽或者非屏蔽电缆,传输和接收以太网数据包。该系列采用了高速DSP技术和模拟前端(AFE),同时具备极性检测与校正、自适应均衡、回声消除、定时恢复和纠错等功能。MAC(数据链路层)和PHY(物理层)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过简化的千兆媒体独立接口(RGMII)或串行千兆媒体独立接口(SGMII)进行。可支持EEE节能以太网、1588时间同步协议、IEEE802.1AS时间同步协议。
裕太微YT8011A系列可广泛应用于车载IVI(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座舱控制、ADAS域控、T-BOX(车载通信终端)等多个车载高速通信场景。
二、景略半导体
景略半导体在2020年发布了其车规级1000Base-T1/100Base-T1以太网PHY芯片,目前已经有多家Tier1采用其芯片方案。比如JL3101是一款百兆车载以太网PHY芯片,符合IEEE 802.3bw标准,具有出色的EMI/EMC和ESD性能,使用Cache&FPU运算,FOC算法在10μs内可以处理完毕,极大减少MCU的资源使用。
JL311X则是千兆车载以太网PHY芯片,支持1Gbps或10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RGMII/SGMII接口,以及特有的SGMII转RGMII,IEEE 1588v1/v2 和802.1AS。该芯片在降低电磁干扰(EMC/EMI)的同时,实现低功耗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降低网络布线的成本和重量,并拥有高标准的ESD保护能力,实现AEC-Q100车规标准。据称已经与超过50家客户进行评估导入,广泛应用于前装车载应用的项目开发。
三、傲芯科技
小米独家投资的傲芯科技也在开发车载以太网PHY芯片。小米在2021年宣布造车后,开始广泛投资汽车产业链企业,2022年傲芯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小米产投独家投资。据了解,傲芯科技面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行业,聚焦以太网 PHY等车规芯片,但目前仍未相关产品细节公布。
扫码可申请免费样片以及获取产品技术规格书
国内家电行业智能化与能效升级浪潮汹涌,新国标能效要求日趋严苛,全屋智能互联需求井喷。在此背景下,传统家电功能单一的管控模式遭遇瓶颈,亟需向全场景智慧协同破局。MCU(微控制器)作为变频驱动系统的大脑,正凭借算力的跃升与算法的精进,成为攻克家电能效优化、精准调控与场景智联三大技术难关的核心引擎,引领产业迈入高阶竞争赛道。
下面快包平台将推荐使用集成了数字和模拟功能,并且合理平衡了成本的微控制器,以实现小型、低功耗和高性能的血糖仪设备。
快包电子平台与瑞芯微构建方案商生态,推动边缘计算应用向工业表面检测领域渗透,已经有多款基于英伟达、瑞芯微RK3399,3566/3568和最新3588强算力的边缘计算主板和一体工业计算机进入智慧工厂项目。
7月21日,国家安全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紧急警示,指出部分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及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技术后门”,使厂商能够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消费级打印机大多会使用MPU负责逻辑运算,MCU负责执行,可实现更高的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针对3D打印机市场,君正和先楫分别推出低成本、低功耗且稳定可靠的主控芯片,将给开发者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