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7 阅读量:2789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摘要:EtherCAT能够提供非常高的实时性能,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工业控制系统至关重要。EtherCAT通过硬件加速处理以太网帧,减少了数据传输延迟,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集成EtherCAT的MCU可以直接与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无需额外的接口卡或专用通信处理器。这不仅简化了硬件设计,还降低了成本和复杂度。
EtherCAT 技术在中国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使用的MCU芯片均被国外品牌垄断,在此背景下,国产高性能MCU厂商先楫半导体推出得到德国Beckhoff 正式授权的国产EtherCAT从站控制芯片——HPM6E00。
HPM6E00系列是国内首款拥有德国倍福公司正式授权的EtherCAT从站控制器的高性能MCU产品,具备高性能运动控制、高实时工业以太网互联的特性,提供RISC-V双核、多达3端口千兆以太网路由模块,支持多种工业以太网协议和时间敏感网络 (TSN: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普遍适用于高性能伺服电机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数据传输系统和监控系统等场景。
EtherCAT 从站设备则通过集成的 EtherCAT 从站控制器(ESC)来实现在硬件层面高速动态处理数据帧的功能。ESC 能够“即时”解析和响应数据帧,这不仅使得网络的整体性能更加稳定可测,同时也保证了从站设备的性能不受特定实现方法的影响。这种架构设计极大地增强了 EtherCAT 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采用的通信标准之一。
EtherCAT从站设备使用一个价格低廉的从站控制器芯片(ESC)。ESC可以是ASIC、FPGA,或集成有该协议标准的微控制器。对于简单的EtherCAT从站设备,甚至无需额外的微控制器,其输入输出可直接与ESC连接。
任何一个EtherCAT从站,无论是IO模块,还是伺服电机,都需要ESC来实现EtherCAT通信。ESC可分为以下几种:
1.ASIC芯片形式的ESC:开发1个从站就需要购买1个ESC,50个从站就需要50个ESC。比如Beckhoff的ET1100、ET1200;Hilscher的netX500、netX51、netX52、netX100;ADI的TMC8462;HMS的Anybus NP40等等。
2.IP Core形式的ESC:此类ESC以IP Core的形式存在,开发任何数量的从站只需购买一次IP Core即可。如Beckhoff的ET1810/1811/1812(用于Altera FPGA)和ET1851/1816/1817(用于Xilinx FPGA)。这种方式使用FPGA实现ESC功能,提供高性能和灵活性。
3.集成了PHY的ESC解决方案:如亚信电子的AX58100、AX58200和AX58400;Microchip的LAN9252、LAN9253和LAN9254。这些方案集成了PHY,降低了成本。
4.主控集成了ESC:如英飞凌的XMC4300、XMC4800;瑞萨电子的RZ/N2L、RZ/T2M、RX72M,先楫的HPM6E00等,性能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先楫半导体还推出了基于HPM6E00开发的全套伺服驱动器整机方案,方案整套代码开源可交付,更方便工程师设计开发相应方案。
先楫HPM6E00伺服驱动器支持单相AC~90V- AC~253V 电源供电,配合100W~750W 高响应伺服电机(电机搭配17位绝对值编码器),实现全闭环功能,电机运行安静平稳。该方案支持适配电机、支持EtherCAT总线控制,支持DI输入和DO输出,具备过流、过压、过载等保护。该方案应用于电子制造、锂电、机械手、包装、机床等行业的自动化设备,以其高性能实现快速精确的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生产效率。
方案特点
国内家电行业智能化与能效升级浪潮汹涌,新国标能效要求日趋严苛,全屋智能互联需求井喷。在此背景下,传统家电功能单一的管控模式遭遇瓶颈,亟需向全场景智慧协同破局。MCU(微控制器)作为变频驱动系统的大脑,正凭借算力的跃升与算法的精进,成为攻克家电能效优化、精准调控与场景智联三大技术难关的核心引擎,引领产业迈入高阶竞争赛道。
下面快包平台将推荐使用集成了数字和模拟功能,并且合理平衡了成本的微控制器,以实现小型、低功耗和高性能的血糖仪设备。
快包电子平台与瑞芯微构建方案商生态,推动边缘计算应用向工业表面检测领域渗透,已经有多款基于英伟达、瑞芯微RK3399,3566/3568和最新3588强算力的边缘计算主板和一体工业计算机进入智慧工厂项目。
7月21日,国家安全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紧急警示,指出部分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及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技术后门”,使厂商能够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消费级打印机大多会使用MPU负责逻辑运算,MCU负责执行,可实现更高的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针对3D打印机市场,君正和先楫分别推出低成本、低功耗且稳定可靠的主控芯片,将给开发者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