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5 阅读量:7079 来源: 发布人: bebop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工业自动化领域,对功率转换效率和系统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碳化硅(SiC)器件因其优异的电气特性而逐渐成为这些领域的首选材料之一。然而,为了充分发挥SiC器件的优势,选择合适的隔离栅极驱动器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份关于高性能碳化硅隔离栅极驱动器的选择指南及其典型应用场景。
在深入讨论如何选择隔离栅极驱动器之前,首先需要理解碳化硅材料本身所带来的优势:
高耐压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硅基半导体,SiC可以承受更高的电压。
低导通电阻:这有助于减少能量损耗,提高整体效率。
宽禁带宽度:意味着更强的热稳定性及更高的工作温度上限。
快速开关速度:允许更紧凑的设计,并且能够支持更高频率的操作。
这些特性使得SiC非常适合于高压大功率的应用场合。
对于任何采用SiC MOSFET或IGBT等作为主控元件的电路来说,一个可靠的隔离栅极驱动器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负责将控制信号正确地传输给功率器件,同时还需要保证主电路与控制系统之间有足够的电气隔离度以确保安全。此外,在面对SiC快速变化的dv/dt时,优秀的驱动器还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EMI),并保护设备免受过压损害。
隔离电压等级: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确定所需的最小隔离电压值。例如,在一些高压直流输电项目中可能需要达到数千伏特级别的隔离。
传播延迟时间:尽可能短的传播延迟有助于改善系统的响应速度及动态性能。
输出电流能力:足够的峰值电流输出能力对于确保SiC器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开启/关闭非常重要。
抗扰性:良好的共模瞬态抑制比(CMTI)可以增强系统抵抗外部噪声的能力。
可靠性与认证:考虑到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应优先选择那些通过了相关行业标准测试的产品。
成本效益分析:虽然高端产品往往具备更多先进功能,但也要结合实际预算来做出合理选择。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利用SiC器件的高效能特性,结合高质量的隔离栅极驱动器,可以设计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且充电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太阳能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采用基于SiC技术的逆变器能够显著提升能量转化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工业伺服驱动:对于要求高精度定位及快速响应的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而言,选用适当的SiC隔离栅极驱动方案可以帮助实现更加平滑稳定的运动控制。
2025年8月11日早间,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及LED封装设备供应商ASMPT发布公告,宣布其间接控制的全资附属公司——先进半导体设备(深圳)有限公司(AEC)的股东已于8月8日通过决议,成立清盘委员会,正式启动对AEC的自愿清盘程序。
维信诺联合合肥市投资平台重磅打造的合肥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迎来关键里程碑——主厂房于8月11日顺利封顶。这条总投资高达550亿元、设计月产能达3.2万片超大玻璃基板(2290mm x 2620mm)的产线,不仅是维信诺产能跃升的战略支点,更因其全球首次搭载无精细金属掩模板(FMM)的ViP技术,成为显示行业颠覆性创新的风向标。
SK海力士HBM业务规划组织主管崔俊龙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对高带宽存储器(HBM)市场表达了强劲信心。他指出,终端用户对人工智能(AI)的刚性需求为HBM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预计直至2030年,该市场将以每年超过30%的幅度强劲增长。随着AI应用生态的持续扩张,亚马逊、微软、Alphabet等全球科技巨头正投入数十亿美元抢滩AI基础设施领域,为HBM需求的稳健增长注入持久动能,确保了后续订单的高度可见性。崔俊龙展望,未来几年需求将持续攀升,到2030年,定制化HBM市场的规模预计将跃升至数百亿美元级别。
2025年8月11日,联发科(MediaTek)正式发布了2025年7月份的合并营收快报。数据显示,该公司当月营收达到新台币432.2亿元,相比6月份下滑23.4%,但较去年同期增长5.2%。这一环比下降主要源于部分市场需求已在上半年提前释放,导致季节性回调。然而,同比增长反映了公司在AI驱动市场的持续韧性。
据韩国媒体hankyung最新报道,英特尔备受瞩目的关键制程节点Intel 18A正面临量产延后风险。多方消息源指出,由于其核心客户产品Panther Lake处理器的良率表现未达预期,该制程的大规模量产时间已从原定的2024年底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