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大厂员工窃取公司机密,被判处1年10月有期徒刑!

发布时间:2024-03-6 阅读量:1038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3月6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台塑集团旗下的南亚科技李姓资深工程师,于2016年间担任锦兴厂小组长期间,明知南亚科自美光引进20nmDRAM晶圆制程技术,为了跳槽紫光半导体竟截图和列印同仁介绍新制程的投影片,甚至趁放假时到公司将档案印出来熟背,但2017年初他前往西安面试却失败,还被以窃密罪告上法院。法院一、二审认定他意图域外使用而重制,依《营业秘密法》判1年10月,最高法院驳回上诉。

 

判决指出,李某从2006年6月21日至2017年2月9日在南亚科服务,而他2016到2017年间担任锦兴厂小组长,得以接触机密资讯。南亚科在2015到2016年间自美光公司引进20nm晶圆技术,南亚科员工同年2/17举行线上训练课程,将这门技术的原始文件整合南亚科的专业制程技术后做成投影片,具体介绍20nmDRAM晶圆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完成的各项步骤,也详述原理、数据、问题、技术、实现及重点等内容。

 

不过,李某却趁机将电脑屏幕截图存放,由于投影片播放速度太快,他来不及全部存档而有缺漏。而他同年11月萌生离职之意后,12/15就和南亚科主管约定好「考绩乙等」和「资遣」,6天后(6/21)他就到紫光国芯半导体的新竹办事处面试。

 

他为了让日后面试顺利决定「精进实力」,他遂在公司内用自己的员工帐号及密码,登入南亚科内部伺服器,由于他是nm制程相关部门的员工,可以阅览关于20nmDRAM晶圆制程的投影片。他原本想直接下载投影片内容,但他发现公司将档案设定成「仅读取」,他因此再次用电脑屏幕截图的方式,补足上次不小心缺漏的投影片内容,并将档案存放在公司电脑中。

 

李某趁着周六日公司没人上班的时段进入办公室,将原本储存的档案列印出纸本后熟读背诵,一周后(12/28)他接受中国大陆紫光人员跨海视讯面试,翌年1 /17,他更搭机前往中国大陆地区面试,结果却刷下来,无缘进入紫光工作。

 

事后,南亚科在针对离职人员进行例行性打印纪录稽查时,发现李某有异常大量的打印纪录,细究后惊觉李某竟然曾将20纳米工艺PPT文件完整打印,公司将李某依《营业秘密法》起诉。

 

李某在历审法院诉讼时,抗辩这些投影片内容并非营业秘密,强调只是为了充实自己才会列印,「若真的面试上,顶多只会跟对方说一下,不会透露太多」 ,他更强调没有作为域外使用的意图。他也喊冤说,自己很容易出现认知错误,当初是被调查官诱导、扭曲原意才承认犯罪。

 

不过。一、二审法院(桃园地方法院、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认定,他进入南亚科前已经签立「员工聘雇承诺书」,承诺遵守公司规定不得非法持有、重制及利用机密资料的规定,本案投影片不但已经标明「机密」,更以IP限制能够阅览的对象,不允许下载且限制只能「仅读取」,公司已做到合理的保密措施。

 

此外,20nm技术在当时是最新技术,世界上仅有4家厂商掌握,且各家厂商技术不相同,因此,投影片内容涉及制程关键、KNOW-HOW、制程手法及开发制程问题的原理解释,对产能、良率均有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经济价值,而这些资讯并不是同业竞争者及一般涉及该类资讯的人可以得知的,自然属于应该保护的营业机密,不得重制。

 

法院历审均认定调查官讯问过程没问题,反认为李某意图在中国大陆使用这些资讯,涉犯重制营业秘密罪,审酌他的犯罪过程、经历、学业及家庭等因素后,决定判处1年10月。

 

不过,检方另依据电子邮件内容,发现李某曾在自己的日记里提到,自己在12/28到竹北国芯公司和紫光技术团队洽谈2个多小时,「经肯定技术超强有九职等而非仅八职等实力」,加上他供称到西安紫光面试时有说明南亚科的部门组织、团队方分工、生产流程及20nm研发状况等,据此认定李某已经泄漏机密。

 

但这部分,法院历审认定,依照现有证据,李某并未明确提到使用或泄漏投影片内容,加上他应讯时也否认此事,因此依现有证据无法推论他已经真的泄密。

 

最高法院近日评议后认为,原审法院判决没有违误,驳回上诉,李某判1年10月徒刑,将面临牢狱之灾。


值得注意的是,李某并不是南亚科技第一个“窃密者”。


2018年,据台湾中时新闻,南亚科前林姓资深工程师2017年跳槽中国大陆DRAM厂合肥睿力集成电路任职,却涉嫌在离职前带出南亚科内部档案数据,并由前同事取得相关技术档案。


根据新北地检署出具的起诉书,林某在南亚科技任职工程师近11年,主要负责DRAM产品研发,南亚科前许姓主管先跳槽至睿力,游说林投奔,并允诺争取高薪,但得带出DRAM资料。林某在重金引诱下决定离职,并于2017年5月离职前涉嫌破解南亚科公司主机防火墙,以手机存取公司内部档案数据。


南亚科事后对林某电脑进行资讯安全检查时,发现计算机系统防火墙被破,怀疑公司机密被窃,向检察机关检举。
由于林某离职后未完整取得报告,又向另名李姓离职员(即上文提到的李某)索取南亚科与美光共同研发的DRAM机密资料,南亚科粗估损失38亿元新台币。


侦查时,林某辩称南亚科对USB接口有安全管控,无法存取,只是用USB接口充手机的电,20纳米DRAM产品资料不是他窃取,是向李某要来的,否认罪行。但检方在林某手机查扣20纳米DRAM产品档案,加上调查局鉴识报告,认定林某确有透过手机连上主机,认定林某侵入他人计算机设备并使用他人非法窃取的营业秘密,昨依妨害计算机使用、违反营业秘密罪嫌将他起诉。


 

 


相关资讯
华虹半导体2025年Q1业绩解析:逆势增长背后的挑战与破局之路

2025年第一季度,华虹半导体(港股代码:01347)实现销售收入5.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环比微增0.3%,符合市场预期。这一增长得益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领域需求的复苏,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的持续满载(102.7%)。然而,盈利能力显著下滑,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仅为380万美元,同比锐减88.05%,环比虽扭亏为盈,但仍处于低位。毛利率为9.2%,同比提升2.8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2.2个百分点,反映出成本压力与市场竞争的加剧。

边缘计算新引擎:瑞芯微RV1126B四大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2025年5月8日,瑞芯微电子正式宣布新一代AI视觉芯片RV1126B通过量产测试并开启批量供货。作为瑞芯微在边缘计算领域的重要布局,RV1126B凭借3T算力、定制化AI-ISP架构及硬件级安全体系,重新定义了AI视觉芯片的性能边界,推动智能终端从“感知”向“认知”跃迁。

半导体IP巨头Arm:季度营收破12亿,AI生态布局能否撑起估值泡沫?

2025财年第四季度,Arm营收同比增长34%至12.4亿美元,首次突破单季10亿美元大关,超出分析师预期。调整后净利润达5.84亿美元,同比增长55%,主要得益于Armv9架构芯片在智能手机和数据中心的渗透率提升,以及计算子系统(CSS)的强劲需求。全年营收首次突破40亿美元,其中专利费收入21.68亿美元,授权收入18.39亿美元,均刷新历史纪录。

Arrow Lake的突破:混合架构与先进封装的协同进化

2024年10月,英特尔正式发布Arrow Lake架构的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标志着其在桌面计算领域迈入模块化设计的新阶段。作为首款全面采用Chiplet(芯粒)技术的桌面处理器,Arrow Lake不仅通过多工艺融合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优化,更以创新的混合核心布局和缓存架构重新定义了处理器的设计范式。本文将深入解析Arrow Lake的技术突破、性能表现及其对行业的影响。

暗光性能提升29%:深度解析思特威新一代AI眼镜视觉方案

2025年5月8日,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正式发布专为AI眼镜设计的1200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该产品基于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集成SFCPixel®专利技术,以小型化封装、低功耗设计及卓越暗光性能,推动AI眼镜在轻量化与影像能力上的双重突破。公司发言人表示:"AI眼镜的快速迭代正倒逼传感器技术升级,需在尺寸、功耗与画质间实现平衡,这正是SC1200IOT的核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