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高性能无线射频模块五大应用场景

发布时间:2024-01-11 阅读量:576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我爱方案网导入了基于德州仪器 (TI) CC1352 系列芯片开发的Sub-1GHz无线模块及解决方案,模块内置负责应用逻辑的高性能 48 MHz ARM Cortex- M4F 主处理器、专用于负责射频核心的 ARM Cortex- M0处理器,以及能够实现快速唤醒功能的自主式超低功耗传感器控制器。同时集成工业级48 MHz 晶振与32.768 kHz 低功耗时钟晶振,具有352KB 的可编程闪存和80KB超低泄漏RAM(SRAM)。支持ThreadZigBee、低功耗蓝牙5.0、6LoWPAN、Wi-SUN 及TI5.4-Stack(Sub G)等无线通信协议。

即刻扫码,获取方案规格书和主控IC套片信息

方案特点:
工作电压:1.8 ~ 3.8 V,推荐为 3. 3V
工作频段:800 MHz ~928MHz,2402 MHz ~ 2480 MHz
最大发射功率:+ 20 dBm
SRAM:80 KB
FLASH:352 KB
GPIO数量:23 个
晶振频率:48 MHz,32.768KHz
封装方式:SMT 封装(邮票半孔)
通讯接口:UART, I2S, I2C, SPI, ADC
工作温度:- 40 ℃ ~ + 85 ℃
储存温度:- 40 ℃ ~ + 125 ℃
上述模组使用的Sub-1G(或Sub-1GHz)是一种工作频段低于1 GHz的无线电通信技术,通常在769 - 935 MHz、315 MHz和468 MHz的频率范围内。与Wi-Fi和蓝牙等2.4G无线通信技术不同,Sub-1G技术可获得较远的传送距离,若使用315MHz,与Wi-Fi的2.4GHz相比差距约8倍,Wi-Fi若能达100公尺,315MHz则可达800公尺(覆盖面积更是差距64倍),再加上Sub 1GHz不需要高传输率,不需要16QAM等复杂调变,采用简单调变(如ASK、FSK等)的结果是传输距离更远,可达数公里。
Sub-1G无线射频模块主流应用场景
智能电表/电网:Sub-1GHz可用于远程读取和监控智能电表的数据。这种应用可为供电公司提供可靠且经济高效的无线通信、方便远程管理,节省抄表管理成本。
工业控制:凭借其更远的传输范围和强大的穿透力,Sub-1GHz非常适合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为大型工厂车间和制造工厂提供无线通信。
智能家居:Sub-1GHz无线模组具有长达10年的纽扣电池寿命,特别适用于家庭自动化系统,连接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锁、恒温器和安防系统等,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语音控制设备集中控制和监控家庭环境。
智慧农业:Sub-1GHz技术同样广泛应用于智慧农业,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监测分散区域的各种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轨迹活动(例如动物活动轨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信息。
智慧城市:Sub-1GHz的远距离传输能力使其高效覆盖广阔的城市区域,非常适合用于监测和管理城市基础设施,例如照明控制、空气监测、停车管理系统以及更多智慧城市应用。
Sub-1GHZ与2.4GHZ的区别
Sub-1GHZ与2.4GHZ一般应用于物联网场景以及之智能家居、玩具、环境监测当中,在免许可频段的无线通信应用中,Sub-1GHZ 和 2.4GHZ 两个无线频段是主要的选择。Sub-1GHZ 无线频段适合于组建低数据速率低功耗的无线通信网络,2.4GHZ 比较适合于小范围内的高数据速率通信。所以,应用时,一般会考虑距离、功耗、干扰、组网便捷程度等几个方面因素。这就需要对Sub-1GHZ与2.4GHZ的RFIC的特性进行比较。
Sub-1G无线技术优势
1.传输距离更远
Sub 1G技术能够实现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传输距离,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这使得它在大范围的应用场景中具有优势。
2.功耗更低
采用纽扣电池的Sub-1GHz模块通常比更高频率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的功耗更低,因为实现相同的连接距离Sub-1 GHz使用更低的发射功率,所以它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设备或注重低功耗的应用,例如,物联网传感器设备。
3.抗干扰性强
因2.4 GHz频段拥挤,容易受到 Wi-Fi 设备、蓝牙节点、PC外设等严重信号干扰。然而,Sub-1G信号由于其 ISM 频段较低,以窄频带模式运行且现有应用较少,受其他设备干扰的可能性较小。因此,Sub-1G无线信号可以更有效地穿透混凝土、墙壁等其他障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终端物联网设备也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无线连接。这种不易受干扰的特点使Sub-1GHz广泛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智慧农业、楼宇和工业控制以及其他障碍密集的领域。


相关资讯
拆解家电智能变频核心:兆易创新GD32E235方案全场景应用图谱

国内家电行业智能化与能效升级浪潮汹涌,新国标能效要求日趋严苛,全屋智能互联需求井喷。在此背景下,传统家电功能单一的管控模式遭遇瓶颈,亟需向全场景智慧协同破局。MCU(微控制器)作为变频驱动系统的大脑,正凭借算力的跃升与算法的精进,成为攻克家电能效优化、精准调控与场景智联三大技术难关的核心引擎,引领产业迈入高阶竞争赛道。

小型化+低功耗!国产MCU如何平衡血糖仪性能与成本?

下面快包平台将推荐使用集成了数字和模拟功能,并且合理平衡了成本的微控制器,以实现小型、低功耗和高性能的血糖仪设备。

瑞芯微、英伟达高性能边缘计算盒子方案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案例

快包电子平台与瑞芯微构建方案商生态,推动边缘计算应用向工业表面检测领域渗透,已经有多款基于英伟达、瑞芯微RK3399,3566/3568和最新3588强算力的边缘计算主板和一体工业计算机进入智慧工厂项目。

国安部发文:部分境外芯片存在“后门风险”!

7月21日,国家安全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紧急警示,指出部分境外生产的芯片、智能设备及软件可能在设计制造阶段就被故意预埋“技术后门”,使厂商能够通过特定信号对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热敏/激光/3D打印全覆盖!国产主控方案横扫多场景

消费级打印机大多会使用MPU负责逻辑运算,MCU负责执行,可实现更高的打印速度和打印质量。针对3D打印机市场,君正和先楫分别推出低成本、低功耗且稳定可靠的主控芯片,将给开发者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