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27 阅读量:5948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最新消息显示,2023年11月,中国从荷兰进口的关键芯片制造光刻设备按价值计算激增了1050%,这表明在美国收紧出口限制后,中国国内半导体公司未被切断获得先进设备订单的渠道。
11月,中国进口了16台荷兰光刻设备,价值7.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倍。相比之下,10月中国进口了21台光刻设备,价值6.725亿美元。每台平均价格相差46%,这表明尽管美国一直试图阻挠,但中国企业仍在继续获得更先进的系统。
荷兰是光刻机的最大出口国,光刻机用于制造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几乎所有的先进光刻机都来自荷兰ASML。
光刻设备是一种复杂的投影曝光系统,是集成电路(IC)制造过程中所需的10类设备中最重要的一类。中国被认为在这项技术上落后多年,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能缩小与领先企业的差距。
今年11月,中国共进口了42台光刻机,价值8.168亿美元。其中15台来自日本,日本是业界重量级企业佳能和尼康的总部所在地。荷兰和日本加在一起,几乎占了中国11月进口光刻机的全部金额。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进几个月来中国大陆光刻机进口量和进口额的激增,可能是ASML赶在其许可证失效前匆忙出货的结果。
2023年9月1日,荷兰政府此前于6月底颁布的有关先进半导体设备的额外出口管制的新条例正式生效。这些新的出口管制条例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包括先进的沉积设备和浸没式光刻系统。
当时ASML发言人就表示,尽管荷兰出口限制从9月开始生效,但该公司现有的许可证仍能够允许其在2023年底前继续将NXT:2000i 和更先进的DUV光刻机运送到中国。
ASML发言人进一步补充称:“我们的客户了解出口管制法规,因此他们知道,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我们不太可能获得向中国国内客户运送这些系统的出口许可证。”
Stiftung Neue Verantwortung科技与地缘政治经理Jan-Peter Kleinhans表示,2023年11月出货的设备,多数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就已取得了许可。他说,ASML在2023年中的前置时间大约18个月,意味着2023年第四季出货的设备,应该是在2022年Q2或Q3就已下了订单。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