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horm推出顶部散热型TOLT封装FET器件, 助力计算、人工智能、能源和汽车电源系统实现卓越的热性能和电气性能

发布时间:2023-11-29 阅读量:1364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Transphorm

加利福尼亚州戈莱塔 – 2023 年 11 月 29 日 - 代表着下一代电源系统未来的,氮化镓(GaN)功率半导体的全球领先供应商 Transphorm,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TGAN)近日宣布新推出一款TOLT封装形式的SuperGaN® FET。新产品TP65H070G4RS 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为72毫欧,为业界首个采用JEDEC标准(MO-332)TOLT封装的顶部散热型表面贴装氮化镓器件。针对不适合使用传统底部散热型表贴器件的系统,TOLT封装为客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热管理方案。采用TOLT 封装,不仅热性能可媲美广泛使用的、热性能稳定的TO-247插孔封装,还具有基于SMD的印刷电路板组装(PCBA)实现高效制造流程的额外优势。

 

TP65H070G4RS 采用了 Transphorm 强大的高性能 650 V 常闭型 d-mode 氮化镓平台,该平台具有更低的栅极电荷、输出电容、交叉损耗、反向恢复电荷和动态电阻,从而效率优于硅、碳化硅和其他氮化镓产品。SuperGaN 平台的优势与 TOLT 封装更好的散热性及系统组装灵活性相结合,为寻求推出具有更高功率密度和效率、总体功率系统成本更低的电源系统客户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GaN解决方案。

 

Transphorm正在与全球多个高功率GaN合作伙伴展开合作,包括服务器和存储电源领域的领先客户,能源/微逆变器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创新型离网电源解决方案制造商,以及卫星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

 

Transphorm 业务发展及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 Philip Zuk 表示:“TOLL 和 TOLT 这样的表面贴装器件具有降低内部电感,以及在制造过程中更简单的板载安装等诸多优势。TOLT 通过采用顶部散热来提供更灵活的整体热管理,具有类似插孔式的散热性能。这些器件通常用于中高功率系统应用,关键细分市场包括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电信、人工智能电源)、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以及电动汽车等。目前,其中一些市场应用已采用了Transphorm的氮化镓技术。我们非常高兴能够通过TOLT SuperGaN 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额外的系统级优势。”

 

继最近推出三款新型TOLL FET 后,Transphorm发布该款TOLT FET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 Transphorm 的产品线,并彰显了Transphorm SuperGaN 平台采用不同封装形式器件“镓”驭全功率以支持客户应用的市场承诺。

 

器件规格


SuperGaN 器件凭藉其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引领市场:

 

l 可靠性:FIT失效率低于0.05

l 栅极安全裕度:± 20 V

l 抗扰性:4 V

l 电阻温度系数(TCR)比 e-mode 常闭型氮化镓器件低 20%

l 驱动灵活性(可采用标准的市售硅器件驱动器) 

 

该650 V SuperGaN TOLT 封装器件稳健可靠,已通过 JEDEC 标准认证。由于常闭型 d-mode 平台是将GaN HEMT与一个集成型低电压硅 MOSFET结合,因此,SuperGaN FET 可以使用常用的市售栅极驱动器驱动,应用于各种硬开关和软开关 AC-DC、DC-DC 和 DC-AC 拓扑中,提高功率密度,并减少系统尺寸、重量和成本。

 

器件

尺寸(mm)

RDS(on) (mΩ) typ

RDS(on) (mΩ) max

Vth (V) typ

Id (25°C) (A) max

TP65H070G4RS

10 x 15

72

85

4

29

 


 

关于Transphorm


Transphorm, Inc.是氮化镓革命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设计、制造和销售用于高压电源转换应用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氮化镓半导体功率器件。Transphorm拥有最庞大的功率氮化镓知识产权组合之一,持有或取得授权的专利超过1,000多项,在业界率先生产经JEDEC和AEC-Q101认证的高压氮化镓半导体器件。得益于垂直整合的业务模式,公司能够在产品和技术开发的每一个阶段进行创新:设计、制造、器件和应用支持。Transphorm的创新使电力电子设备突破硅的局限性,以使效率超过99%、将功率密度提高50%以及将系统成本降低20%。Transphorm的总部位于加州戈利塔,并在戈利塔和日本会津设有制造工厂。

相关资讯
2025年Q1全球AI智能眼镜剧变:Meta独领风骚,中国芯破局在望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市场迎来戏剧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该季度全球总销量突破60万台,较2024年同期飙升216%。然而,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市场高度集中的结构性失衡——仅Ray-Ban Meta单品牌就贡献了52.8万台的销量,占据全球市场88%的绝对份额。这一现象折射出中国市场的深层困境:尽管雷鸟V3、小米AI眼镜等本土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但“发布会热度高涨,终端销售遇冷”的尴尬局面仍在持续,产业整体仍处于发展阵痛期。

英伟达市值迫近历史峰值,AI驱动芯片需求爆发

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的空前乐观情绪持续升温,将芯片巨头英伟达推至聚光灯下。该公司市值于盘中交易中一度触及惊人的3.92万亿美元,超越苹果公司在2023年12月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收盘市值纪录,距离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王座仅一步之遥。

电视市场前瞻:2025年总量微调,北美与中国逆势领涨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Omdia于7月3日发布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预计达2.087亿台,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微降0.1%。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北美与中国市场逆势突破,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星美国芯片厂延期,客户需求与工艺迭代成主因​

全球半导体巨头三星电子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泰勒市(Taylor, Texas)投资建设的先进芯片制造工厂,其原定于2024年的投产计划现已推迟至2026年。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建设进度调整的主要动因在于当前难以锁定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及需要适应市场对更尖端制程工艺的需求变化。这一变动引起了外界对半导体市场复苏节奏和大型投资项目落地挑战的关注。

苹果折叠iPhone开发步入关键阶段,2026年秋季发布预期增强

多方供应链信息及行业分析师报告显示,苹果公司(Apple Inc.)针对首款可折叠iPhone的开发工作已进入实质性的原型机(Prototype)阶段。据悉,该项目于今年6月已正式迈入P1(Prototype 1)原型开发阶段。按照苹果既定的产品开发流程,后续还将经历P2和P3阶段,整个Prototype开发流程预计持续约6个月。在此期间,供应链伙伴将进行小批量试产,并由富士康(鸿海精密)及和硕等主力组装厂进行组装整合,核心目标是验证初期生产可行性与关键组件的良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