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工业控制方案、瑞萨工业千兆网卡开发板等优质方案上新!

发布时间:2023-11-22 阅读量:1076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工业自动化,又称工业控制自动化(工控自动化),是指将自动化技术运用在机械工业制造环节中,实现自动加工和连续生产,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和质量,释放生产力的作业手段。在流程工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中,主要包括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工业软件、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四大类产品。


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应用极为广泛,从具体的应用领域来看,汽车、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制造等领域的应用程度较深,从生产环节来看,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已经从生产向仓储、物料搬运、运输等领域加速渗透。

工业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通讯、机电等诸多领域,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成熟,生产、控制、反馈和辅助装置等工业自动化设备在机床、新能源、工业机器人、医疗等行业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工业自动化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总的来说,工业自动化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通过自动化改造,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自动化改造也需要注意人才培养、系统维护等问题。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自动化改造方案,以实现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为了顺应工业自动化发展趋势,我爱方案网特推出ST、NXP、瑞萨等知名厂商的工业控制方案,以帮助工程师更快、更好地选型。


STM32MP151工业级高速计算机处理能‍力核心板开发板



方案采用意法半导体全新处理器 STM32MP1,全面提高性能与成本优化组合,主控芯片基于单核或双核 Cortex-A7 与Cortex-M4 组成的异构架构,提供对开源操作系统 Linux 的支持,并且 Cortex-M4 内核可以利用STM32MCU生态系统。方案具有计算和图形处理能力,兼备高能效实时控制和高功能集成度,方案还集成了丰富的外设接口,包括UART、SPI、I2C、USB、CAN FD 、双千兆以太网等,支持-40~+85°C运行环境,适应严苛工业场景。


适用领域:工业4.0、工业自动化、支付终端、智能计量、智能家居、电力新能源等行业。


基于STM32H743的工业自动化开发板



方案主控芯片采用STM32FH743,采用6级流水线,性能高达5CoreMark/MHZ,在400MHZ工作频率下测试数据高达2010CoreMarks,自带2048KB FLASH和1046KB的SRAM,并外扩512MB  NAND FLASH和32MB的SPI  FLASH,满足大数据存储需求。方案国产化程度高,优选国产好芯,国产化率达到85%(数量);接口丰富,引出110个IO,方便接入各种底板。


适用领域: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医疗设备、消费电子等场景。


瑞萨RZ/G2L千兆网口工业HMI核心板/开发板



瑞萨RZ/G2L是一款工业领域高性能、超高效的芯片,具备丰富多媒体功能。方案显示、摄像头、音频接口资源丰富,满足人机交互和图像采集需求;同时具备 3D GPU 和视频硬件编解码 VPU,提升人机交互体验;VPU 硬件编解码,支持 H264 1920*1080@30FPS,Mali G31 3D GPU


适用领域:适用于工业HMI、医疗、工业自动化、电力、显控终端等场景。


申请样片,方案技术资料,请扫二维码。


相关资讯
±0.8mV电压检测精度+2Mbps隔离通信!HVBMS BJB方案破解电池监控痛点

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升级浪潮中,高压电池管理系统(HVBMS)的安全性成为行业核心关切。大联大世平集团依托NXP MC33772C锂离子电池控制器IC技术引擎,集成了东芝光继电器、安森美存储芯片、威世分流器及莫仕连接器等关键器件,正式推出高可靠性HVBMS BJB(电池接线盒)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模块化架构与精准监控能力,为电池安全诊断、故障防护及系统集成提供全栈式技术支撑。

超低功耗智能表计方案:国产MCU实现10μA待机+电池监测

快包分析师推荐基于华大电子超低功耗系列安全MCU开发的智能表计方案,以作参考。

融合GPS+低功耗算法:锂电池智能定位追踪方案合集

锂电池在流通与使用过程中普遍面临位置不可知、轨迹难追溯、异常移动难以及时告警等痛点,不仅带来资产损失风险,更影响整体运营效率与安全管控。

国产高性能MCU开发的全新EtherCAT伺服电机控制器方案合集!

随着国产工业机器人从核心部件进口转向全面自主化,六轴机械臂在高端领域正加速替代国际品牌。202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9.9%),而中国以51%的全球装机量成为最大市场。

“人来灯亮,人走灯灭”:多普勒雷达模组实现精准人体运动/微动检测

面对日益复杂的智能感知需求,传统人体感应技术(如被动红外PIR)在特定应用场景中的局限性愈发凸显。多普勒微波人体感应传感器通过其主动探测机制和精确的多普勒频移解析,提供了一种性能更为优越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