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7 阅读量:815 来源: 综合网络 发布人: bebop
11月6日消息,据某职场社区App曝料,爱立信广州研发中心发生人事调整,“整个研发团队全裁掉,不过市场销售、技术支持没动,12月31日为last day”,赔偿方案为n+3且带年终奖,尚不明确裁员比例与人数。
知情人士透露,爱立信此次裁员是为了创建一个特定的企业无线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同时合并云和数字服务部门。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整体业绩,只能通过合并部门裁员,让公司重新分配资源。
10月17日,爱立信公布业绩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滑5%至64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32亿元)。三季度有机销售额同比下降10%。网络部门的销售额下降了16%,而企业部门的销售额则实现有机增长。此外,爱立信三季度净亏损为30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204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4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36亿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爱立信成立于1876年,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讯设备商之一,其业务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爱立信是华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全球5G网供应上,华为位列第一,领先爱立信和中兴、诺基亚。
近日,爱立信发布移动报告称,全球5G用户突破10亿大关。预计2028年全球5G签约数将达到50亿,占签约总数的55%。
2025年7月18日,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正式在浙江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备案,拟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律师事务所及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北京德恒和容诚。根据计划,中信证券将于2025年10月对宇树科技进行上市条件评估,并协助其提交IPO申请文件。若顺利上市,宇树科技有望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近日,日本半导体新创企业Rapidus宣布,其位于北海道的IIM-1晶圆厂已启动2nm制程的测试晶圆生产,并计划于2027年实现量产。这一进展标志着日本在先进制程领域的重大突破,有望重塑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
台积电2nm制程技术将按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进入量产阶段。由于苹果、AMD、英特尔等首批客户订单需求强劲,加上高通、联发科、英伟达等厂商后续跟进,台积电2nm产能供不应求。为此,台积电计划大幅提升产能,目标在2025年将月产能从今年底的4万片提升至10万片,增幅高达1.5倍。
日本政府支持的半导体企业Rapidus于7月18日宣布,已成功试产国内首个2nm晶体管,标志着该国在先进芯片制造领域取得关键突破。这一进展是日本耗资5万亿日元(约合340亿美元)半导体复兴计划的重要里程碑,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高性能计算分论坛”上,Andes晶心科技CEO林志明正式发布了公司最新一代64位RISC-V处理器IP——AX66。该产品基于RISC-V国际基金会最新批准的RVA23 Profile标准,专为高性能计算(HPC)、AI加速及边缘计算等场景优化,标志着RISC-V生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