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德国建厂依然无法完全消除欧洲汽车厂商芯片短缺忧虑

发布时间:2023-08-16 阅读量:467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bebop

8 月 16 日消息,台积电已在官网宣布,他们将同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半导体,在德国萨克森州的德累斯顿成立合资的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建设一座 12 英寸的晶圆代工厂,建成之后由台积电运营,提供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服务。


由于欧洲有多家重要的汽车半导体及汽车制造商,台积电在欧洲建厂,也将提升汽车芯片的产量,有利于缓解汽车芯片短缺。在宣布将在欧洲成立合资公司建厂时,台积电 CEO 魏哲家也提到,欧洲在半导体创新上大有可为,尤其是在汽车和工业领域。


不过,从外媒最新的报道来看,台积电在欧洲建厂,有利于缓解欧洲汽车制造商在芯片短缺上的忧虑,但并不完全消除,可能只能消除半数的忧虑。


在官网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建厂时,台积电方面是披露计划建设的工厂,预计月产能将达到 40000 片 12 英寸晶圆,将采用 28/22nm 和 16/12nm 制程工艺,为相关的客户代工晶圆。


同台积电在建的其他晶圆厂一样,他们计划在德国建设的工厂,投资也将相当庞大,预计将超过 100 亿欧元。


从此前的报道来看,台积电在德国建设的工厂,将得到德国和欧盟的支持,德国方面预计将提供 50 亿欧元的资金,台积电将投入 35 亿欧元。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半导体这 3 家占股 10% 的合资方,如果按比例各投入 5 亿欧元,合资公司的资金就将达到 100 亿欧元。


相关资讯
英特尔CEO陈立武在华投资引争议,特朗普施压辞职遭强硬拒绝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中国晶圆龙头企业二季度业绩强劲,产能利用率创新高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设计革新显成效!三星Galaxy Z7系列全球热销,俄罗斯预售激增30%​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德州仪器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涨价,中国芯片供应链加速重构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罗姆加速SiC技术布局应对市场变局,2025财年Q1利润承压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