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发布时间:2023-07-7 阅读量:1901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HAO

一度电里,有70%来自火电。6月的寿光骄阳似火,正在迎接夏季高峰“大考”的国能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火力全开”,持续高负荷运行保障电力供应。

为了守护每一度电的安全转化,电力巡检工作也迎来了“压力山大”的时刻。而在今夏,这里的巡检与以往迥然不同——与海康威视共同建设的发电厂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巡检工作的数字化升级。降本、提质、增效的精益管理,正在这里发生。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皮带异常有了科学预判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

每天,成“山”的煤炭被运进来,在这里研磨成面粉一样细的颗粒,送入锅炉,能量经由水蒸气,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通向电网,支撑齐鲁大地的用电负荷。在“能量之源”燃料区,保障消防安全、皮带运送畅通,便是运行部燃料主管刘永坡肩头的使命。

检查全部的输煤皮带是否有异常,一趟单程就要3公里;整个过程要“上下留心”,头上有设备,脚下有台阶,他每天这样谨慎地走过上万步。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即便如此,皮带出现异常也很难第一时间被肉眼发现,运输量每小时达1800吨的煤炭,一旦异常洒出,一分钟的量就会有几十吨,需要五六个人清理一整天。

检测皮带异常的难题几乎困扰着每个火电厂,如今在这里有了智能巡检系统的科学预判。

智能巡检系统对进入落煤管前后皮带上煤堆的断面体积进行计算,对单位时间内皮带上通过的煤炭体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发生堵煤、洒煤现象,并第一时间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视频和激光等多维感知技术的加入,让皮带撕裂的征兆在初期就可以及时被发现,将事后止损转为事前预警,皮带撕裂事故风险大大降低。

不仅如此,燃料区的安消一体化改造,也让刘永坡更安心了。告别了单一的人工手持点温枪测温,有了红外热成像测温、工业级环境监测传感器、烟雾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加持,人工现场巡检的工作量减轻,实现了煤场自燃智能防控。

现场抄表这件苦差

“没想到系统做得这么精准、智能”

其他区域的巡检也并不比燃料区简单。维护部热控专工焦凯迪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工作,“电气区、锅炉区、汽机区等核心区域的巡检,是最难的。”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在锅炉区,每年5月份开始,高温就成了巡检的关键词,“进去5分钟衣服就被汗浸湿了”;“在汽机区域,充满高温高压介质的管道让人敬而远之。不只是高温,还有噪音,只有带着耳塞,才能减弱些噪音伤害”。

“电气区里面有个区域叫做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我们要抄录GIS六氟化硫表计的压力数值以监测防泄露。它的位置有的很高,有的朝向不好,我们得爬上爬下,搬着梯子挨个去抄。”

现在,有了它们来协助——巡检机器人与智能摄像机,通过采集现场仪表视频图像信息,再由机器视觉分析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处理,及时对异常数据发出报警,提醒运行人员。“现在我们不需要频繁进去抄表,有异常的时候进去看一下就好了”。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智能系统的判断准不准呢?“我们人工读表的话,一般到小数点后一位就可以了。但是这个智能系统的读数能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还可以显示百分比,没想到精准度这么高,很智能。” 运行部安全主管周宇玮介绍到。

更为稳妥的是,各项结果还可以跟电厂PI系统双重复核。通过识别现场仪表,智能巡检系统分析发生异常后与PI系统对应参数进行对比,计算偏差,相互印证,以此判断数据异常情况,更准确地判断设备运行状态和缺陷。

机械重复的现场工作交给智能巡检系统

把时间还给创造性工作

在运行办公室的屏幕上,展示着这样一个“逼真”的场景。以三维激光建模为地图,同步展示物联设备接入情况、实时报警、缺陷统计和分类管理、缺陷变化趋势等业务数据。

三维模型与视频技术进行深度融合, “立体沉浸式”的智能巡检系统,为电厂巡检管理和工作人员提供如临其境、更为灵活便捷的巡检体验。

堵煤洒煤可以“算”出来,看海康威视如何助力寿光电厂智慧巡检

以前,运行工程师每走一趟,都要在十几个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现在,智能巡检集成管理平台一键生成的报告替代了手写的厚厚一叠纸,从巡检任务计划的制定,到任务执行,巡检信息的汇总,再到自动生成巡检报告,一个完整流程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运行人员只需要对于检测出的缺陷进行复核,并提交检修工单,形成闭环。

在环境较为艰苦的生产区域,智能机器人、智能摄像机、热成像在线测温设备和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全天候驻扎,它们不仅实现了“看得见”的测温,也用智能物联技术帮助解决了恼人的“跑冒滴漏”问题,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预防,将电厂一线巡检工作人员从繁琐、重复、甚至危险的巡检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产提效、创新研究等工作中去。

“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升级,在发电行业内并不多见,” 生产技术部科技主管王召鹏介绍到,“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智能巡检系统,提升了巡检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此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数智技术手段,为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一份力量。”王召鹏说道。

像煤粉熊熊燃烧,火电厂数字化转型的发展也如火如荼。随着新一轮能源革命和数字经济的加速兴起,智能物联技术在发电领域已开启数智管理新模式,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在此“生根发芽”, 助力更多电厂安全运行、提质增效。


相关资讯
苹果惊曝商业窃密案:63份核心文件被前员工携入OPPO

苹果公司正式起诉前Apple Watch传感器系统华裔架构师Chen Shi,指控其在离职前窃取63份健康传感技术核心文件,携密加入中国手机巨头OPPO

石墨烯龙头富烯科技的独立性难题:技术领先与产业链依赖的双重困境

富烯科技作为中国石墨烯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自2010年成立以来已建立起完整的石墨烯产业化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从石墨烯制备、改性到应用开发的全链条自主知识产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65%。在石墨烯导热膜、导电浆料等细分市场,富烯科技的产品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进入华为、小米、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比亚迪2026款海豹07 DM-i:混动技术再进化,重塑中级轿车市场格局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比亚迪汽车2026款海豹07 DM-i的推出,填补了比亚迪在中级混动轿车市场的产品空白。2026款海豹07 DM-i搭载比亚迪第四代DM-i超级混动系统,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30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低至3.8L,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之间实现了完美平衡。

电机控制之硬件过流分析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控制中硬件过流分析的原理、检测方法、保护策略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为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黄仁勋退路被断!英伟达H20折戟,国产芯片成市场新宠

​ 近日,英伟达专供中国市场的特供版AI芯片H20传出停产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作为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下的“妥协产物”,H20性能大幅缩水却定价高昂,最终未能赢得中国市场青睐。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全球芯片博弈的复杂态势,更标志着国产替代进程已实质性堵住了国际巨头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