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8 阅读量:2348 来源: 我爱方案网 作者: bebop
32位MCU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工业控制领域是较有特点的一个领域之一。不同于消费电子用量巨大、追求极致的性价比的特点,体量相对较小的工业级应用市场虽然溢价更高,但对MCU的耐受温度范围、稳定性、可靠性、不良率要求都更为严苛,这对MCU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流程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
消费电子市场不振,MCU需求逐年下降。近年来,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对MCU的需求占比逐年下降。消费电子热门MCU型号如030、051等型号需求下滑严重。
不过,汽车电子、工控/医疗市场却强势崛起,MCU行业应用占比逐年上升。疫情带动医疗设备市场需求增长,监护类输液泵类、呼吸类为代表的医疗设备持续国产化,带动国产MCU应用增加。而随着智能制造转型推进,以PLC、运动控制、电机变频、数字电源、测量仪器为代表的工控类MCU应用,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MCU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如步进马达、机器手臂、仪器仪表、工业电机等。以工控的主要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为例,为了实现工业机器人所需的复杂运动,需要对电 机的位置、方向、速度和扭矩进行高精度控制,而MCU则可以执行电机控制所需的复杂、高速运算。
工业4.0时代下工业控制市场前景广阔,催涨MCU需求。根据Prismark统计,2020年全球工业控制的市场规模为2310亿美元,预计至2023年全球工业控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600亿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根据赛迪顾问的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控制市场规模达到2321亿元,同比增长13.1%。2021年市场规模约达到2600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年开始,工控行业MCU产品的市场规模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工控对MCU产品需求规模达到26亿元,预计至2026年,工业控制MCU市场规模达约35亿元。
MCU芯片是工控领域的核心部件,在众多工业领域均得到应用,市场规模逐年上涨,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推进,MCU规模持续提升,带来更大的市场增量。
MCU芯片能实现数据收集、处理、传输及控制功能,下游应用包括自动化控制、电机控制、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类应用等。
工控典型应用场景之一:通用变频器/伺服驱动
【市场体量】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通用变频市场规模近 560 亿元,同比增长 7%;
【应用场景】通用MCU/DSP可以搭配FPGA、预驱和IGBT,实现伺服电机驱动等功能。根据电机控制精度的不同要求,对MCU资源要求有所不同。
【代表型号】TMx320F28xxx、dsPic33xx、HPM6700
【MCU市场体量】估5.6亿元;用量折合20kk/年,1.67kk/月
工控典型应用场景之二:伺服控制系统
【市场体量】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通用伺服控制市场规模近 233 亿元,同比增长 35%;
【应用场景】通用MCU/DSP可以搭配FPGA,实现伺服控制功能。
【代表型号】TMx320F28xxx、 RT1xxx、HPM6300
【MCU市场体量】估2.33亿元;用量折合8.32kk/年,690k/月
工控典型应用场景之三:PLC
【市场体量】根据睿工业统计数据,PLC 市场规模近 158 亿元,同比增长 21%;
【应用场景】通用MCU可以应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用于控制生产过程。
【代表型号】TMx320F28xxx、Sxx32F40x、HPM6400
【MCU市场体量】估1.58亿元,用量折合5.64kk /年,470k/月
下面将由我爱方案网介绍几款高性能电机驱动芯片:
HPM6700/6400系列芯片
HPM6700/6400 系列产品是先楫半导体推出的高性能高实时 RISC-V MCU 旗舰产品,目前已经量产。与国际竞品相比,HPM6700系列芯片单核运行主频即可达到惊人的816MHz,在CoreMark跑分测试中,HPM6700获得了9220的高分,成功刷新了国际MCU领域的性能记录。
在具体性能方面,HPM6700/6400系列芯片采用RISC-V 内核,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及强大的 DSP 扩展,主频频率创下了MCU 性能新纪录,是目前市场上高性能MCU的理想之选。此外,该系列芯片还配置了高效 L1 缓存和本地存储器,加上 2MB 内置通用SRAM,极大避免了低速外部存储器引发的性能损失。
HPM6700/6400系列芯片还拥有强大的多媒体支持能力和丰富外设接口,其适配的LCD显示控制器可支持高达1366x768 60fps的八图层RGB显示支持,支持图形加速功能,可支持双千兆以太网,IEEE1588,双目摄像头。并具有4个独立的pwm模块,每个模块可生成8通道互补PWM,及16通道普通PWM、3 个 12 位高速 ADC 5MSPS、1 个 16 位高精度 ADC 2MSPS、4 个模拟比较器等多个接口。
在安全性方面,HPM6700/6400系列芯片集成了 AES-128/256, SHA-1/256 加速引擎,支持固件软件签名认证、加密启动和加密执行。
HPM6300系列
先楫半导体推出的HPM6300全系列产品采用晶心Andes D45 RISC-V内核,支持双精度浮点运算。模拟模块包括16bit-ADC,12-bit DAC和模拟比较器,配以多组纳秒级高分辨率PWM,为马达控制和数字电源应用提供强大硬件支持;通讯接口包括了实时以太网,支持IEEE1588,内置PHY的高速USB,多路CAN-FD及丰富的UART,SPI,I2C等接口。(已量产)
HPM6300的主频达到648MHz, 并具有FFA协处理器,能实现FFT/FIR快速计算,具备3个16位的ADC、10/100M以太网等,适合工业自动化、电网等行业应用,如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伺服驱动器、PLC、工业控制器,电网的DTU、断路器等产品。
不仅在性能方面表现优异,HPM6300同时也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产品,其高实时性、互联性、16位ADC的特性,一经推出就获得了自动化、电网、新能源客户的认可。目前已在行业头部客户中导入产品设计,在FFT、AI推理性能上超越了传统的DSP。
在工业领域,电机驱动是整个自动化的基础应用,如用于CNC机床、机器人的伺服驱动器,用于新能源汽车的主驱、压缩机驱动等。由于这些行业本身的发展和需求增加,对MCU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算力、高实时性、16位ADC、单芯片多轴控制等。
另外,HPM6300系列在功耗上进行了深度优化,对于电源管理域进行了更加精细的划分,实现了低至1.5uA的待机功耗,及低至40mA的运行功耗(全速运行coremark,外设时钟关闭),皆低于市场上同类国际品牌的功耗。
HPM6200系列
HPM6200是先楫半导体推出的高性能、高实时、高精度混合信号的通用微控制器系列,为精准控制而生,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储能,电动汽车,工业自动化等。(2023Q1量产)
与国际品牌T公司C2000相比,先楫半导体HPM6200系列CPU性能实现了超越。HPM6200主频600MHz,而C2000在200MHz以内;
对比国际品牌S公司的G4系列,HPM6200系列在CPU性能、16位ADC、PLA等性能和功能上实现超越。
性能方面,HPM6200系列芯片主频达到600MHz, 是RISC-V 单双核处理器,带有FPU和DSP,内置4 组8通道增强型 PWM 控制器(8ch/组),提升了系统控制精度,可实现单芯片控制多轴电机或者单芯片实现复杂拓扑的数字电源。同时配备了可编程逻辑阵列 PLA, 3 个 2MSPS 16 位高精度 ADC, 16个模拟输入通道以及4 个模拟比较器和 2 个 1MSPS 12 位 DAC。
此外,HPM6200系列还具备多种通讯接口:1 个内置 PHY 的高速 USB,多达4路CAN-FD, 4 路 LIN 及丰富的 UART、 SPI、I2C 等。
伺服驱动器方案介绍:
先楫的HPM6400系列产品帮助客户实现了单芯片控制4个伺服电机+LCD显示屏驱动,伺服控制上实现电流、速度、位置三环控制。片上集成的16Bit ADC取代传统的12bit ADC,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流、电压的采集精度,提高伺服的定位精度。同时,片上也有丰富的外设,帮助客户提高连通性、可靠性等。
申请样片,方案技术资料,请扫二维码。
苹果公司与三星电子达成战略合作,将于2026年在三星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半导体工厂量产下一代iPhone图像传感器(CIS)。这项采用新型堆叠晶圆技术的芯片将首次应用于iPhone 18系列,通过双片晶圆粘合工艺显著提升能效和运算性能。此前苹果的CIS供应长期由索尼独家承担,此举标志着其核心零部件供应体系十年来的重大变革。
2025年8月5日,美国芯片巨头AMD公布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单季营收达76.8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6亿元),同比增长32%,超越市场预期的7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但受出口管制导致的库存减值拖累,Non-GAAP净利润同比下滑31%至7.81亿美元,每股收益0.48美元略低于预期。尽管第三季度营收指引8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测,盘后股价仍下跌4.2%。
(2025年8月7日)半导体硅晶圆领先供应商环球晶圆(GlobalWafers)于今日宣布,其美国子公司GlobalWafers America LLC (GWA) 已与科技巨头苹果公司(Apple)达成一项全新的战略供应链伙伴关系。这一合作将有力推动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关键材料的供应,标志着美国重塑芯片供应链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晶圆专工企业联华电子(联电,UMC)今日正式公布了其2025年7月份合并营收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当月营业收入达到新台币200.4亿元(约折合人民币48.1亿元)。相较于2025年6月份,营收环比呈现积极势头,增长幅度为6.5%。不过,与2024年同期相比,则微幅减少了4.1%,显示出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对比影响。
2025年8月5日,全球半导体代工巨头格芯公布2025财年第二季度(截至6月30日)财报:季度营收达16.9亿美元,同比增长3.7%,略高于市场预估的16.8亿美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IFRS)每股收益0.42美元,大幅超越预期的0.35美元。然而,因第三季度营收指引(16.8亿美元±0.25亿美元)及每股收益(0.38美元±0.05美元)显著低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7.9亿美元和0.41美元,当日公司股价重挫9.34%,收盘报32.8美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