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是否会“作茧自缚”?

发布时间:2023-01-31 阅读量:905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代表美国 99% 芯片公司的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虽然了解半导体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但它认为 ,对其他国家的限制可能会损害整个美国半导体行业。   

 

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芯片和超级计算机行业实施严厉制裁后,多家半导体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损失了约 2400 亿美元的股票价值。受影响的公司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开发商、芯片设计公司、晶圆厂设备 (WFE) 生产商和芯片制造商本身。  

 

SIA认为,美国半导体公司依赖于良性循环创新,包括对研发和进入全球市场的大量投资。从历史上看,美国半导体公司一直将其收入的五分之一投资于研发,这一比例最高任何行业。2021 年美国半导体出口总额为 620 亿美元,在美国出口中排名第四。海外市场占美国半导体销售额的80%以上,在这个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百分比而言,美国半导体行业仅次于美国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因此,需要进入全球市场来资助非常大的研发投资,以始终保持美国技术领先于全球竞争对手。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是否会“作茧自缚”?

 

中国市场以及许多其他市场对美国半导体公司整个行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功至关重要。中国是最大的单一市场,占2021年美国芯片收入的36%。它也是目前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市场。这里有些例子,Cadence 为数以千计的中国芯片和主板开发商提供 EDA 工具;Applied Materials 向中芯国际和华虹等实体出售大量 WFE 工具;英伟达向百度等公司出售大量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机加速器。   

 

美国本土半导体受影响

 

SIA介绍了对中国半导体限制的影响。  

 

半导体是一种复杂的产品,对于汽车、工业、金融、医疗、零售和所有其他经济部门的日常消费电子、通信和计算设备的功能至关重要。它们也是未来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 5G/6G 电信。很少有行业拥有像半导体行业这样复杂、地域广泛且相互依存的供应链和开发生态系统。波士顿咨询集团 (BCG) SIA 的一份联合报告发现,有 120 多个国家作为半导体产品的出口国或进口国参与其中。半导体是全球第四大贸易产品,仅次于原油、成品油和汽车。美国是这个全球市场的世界领导者,美国公司占所有半导体器件和设备销售额的近一半,关键设计工具的比例甚至更高。  

 

维持强大的美国半导体研究、设计、制造和供应商基础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正如众议院和参议院版本的 2021 年国防授权法案所述:“美国在半导体技术和创新方面的领导地位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鉴于经济活力的重要性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一般来说,确保美国出口管制严格定制和设计以实现特定的国家安全目标并以多边方式实施,而不损害创新和技术基础至关重要。因此,重要的是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以确保美国政策的制定既能增强国家安全,又能继续让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发展和创新。  

 

当 BIS 考虑修改临时最终规则、新规则和有关 EAR 的公众宣传时,它应该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考虑由于监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美国和盟国公司的经济影响。我们理解出口管制规则本身就很复杂。出口管制必须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问题。然而,临时最终规则包含了有史以来发布的最新颖、最复杂的 EAR 条款。未来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对其他商业项目实施哪些新控制的行业不确定性水平也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复杂性往往会导致更多的不确定性,并可能损害合法和有益的贸易。由复杂性驱动的不确定性的结合导致外国公司经常设计或避免源自美国或美国公司品牌的内容,以“降低风险”(即过度控制以避免可能的执法行动)、降低合规成本并减少潜在风险对其供应链造成伤害——即使这些物品不受基于物品或最终用途的控制。在许多情况下,这些规则导致美国组件、软件、技术和服务被淘汰的心理影响可能远远超过直接监管影响。  

 

目前可以看到美国半导体公司已经受到冲击,例如Lam Research 的裁员(部分原因似乎是由于将工具生产外包给其他国家)。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应用材料等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尚未发布报告,但预期并不乐观。   

 

日本设备制造商也或将被影响

 

关于日本政府与美国、荷兰开展合作的半导体相关对华出口管制,预计将受到限制的是半导体制造装置出口。日本在这一领域拥有优势,全球销售额前15名中占据7席,包括东京电子以及生产检测装置的爱德万测试等。中国是主要购买方之一,出口管制或将对日本企业造成打击。  

 

中国正在迅速扩大半导体设备投资,据SEMI介绍,2020年中国在制造装置的地区销售额中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日本装置制造商中甚至有企业的对华销售额超过2成。在美国单独加强对华管制后的202211月,东京电子将2022财年(20224月至20233月)合并财报的销售额预期下调了2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1亿元),并解释称存在中国客户“推迟购买设备的风险”(该公司高管语)等。加强管制可能会导致影响升级。  

 

预计此次管制的是尖端半导体的制造装置,制造商相关人士认为,“即使自己公司的装置不在管制之列,如果中国的设备投资减速,也将间接受到打击”。  

 

SIA表示美国政府 10 7 日的出口管制规则在范围和细节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为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折叠屏决战2026:苹果入局在即,双雄争霸格局生变

据TrendForce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预计达1,980万部,市场渗透率维持在1.6%左右。尽管增速较前三年放缓,但技术迭代与价格下探正推动折叠屏成为中高端市场创新标杆。头部品牌加速产品线布局,通过多价位段策略抢占用户心智,为2026年潜在爆发期蓄力。

三星电子宣布混合键合技术路线图:HBM4E首发,HBM5全面应用

随着高带宽存储器(HBM)层数突破16层,三星电子正式宣布其技术路线图变革。在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近期举办的研讨会上,三星DS部门半导体研究所常务董事金大宇指出:"现有热压键合(TC)技术难以支撑16层以上HBM制造,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将从HBM4E起逐步导入。"这一技术迭代标志着HBM堆叠工艺进入新阶段。

苹果供应链战略升级!iPhone 17 OLED屏幕三强争霸,京东方强势入局

随着iPhone 17系列研发进入关键阶段,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的零部件成本上涨压力显著。行业分析师指出,为确保产能稳定并控制成本,苹果首次在高端机型中同步采用三星显示(Samsung Display)、乐金显示(LG Display)和京东方(BOE)三家OLED面板供应商。最新供应链数据显示,2024年三星与LG预计合计供货1.13亿块OLED屏幕,京东方供应量约为4500万块,三家总产能将突破1.6亿片,创下iPhone屏幕采购规模新高。

英伟达联发科Windows on Arm处理器N1X推迟至2026年,三因素致上市延迟

据行业消息,英伟达与联发科联合开发的Windows on Arm PC处理器N1X遭遇重大延期。这款原定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的首款合作处理器,现已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上市。此次延迟主要受操作系统适配、市场接受度及芯片设计优化三重因素影响。

力积电Q2财报透视:结构性亏损持续 3D封装与GaN技术驱动转型

2025年第二季度,力积电(6770.TW)实现合并营收新台币112.78亿元,环比微增1.5%,但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10.22亿元。关键财务指标显示,公司毛利率降至-9%,归属母公司净损达33.34亿元,每股亏损0.8元。管理层指出,美元汇率波动及衍生金融资产评价损失是利润恶化的主因,其中汇兑损失影响金额高达1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