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宣布:投资190亿美元在德国建晶圆厂

发布时间:2022-12-19 阅读量:1416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鉴于能源危机而引发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美国半导体公司英特尔(Intel)推延了原定于2023年在德国开设芯片工厂的计划,希望借此获得政府补助。    

 

根据德媒《德国之声》报导,飙升的能源和原材料成本打乱了英特尔在德国设厂的计划。据消息指出,英特尔将建厂预算设立为170亿欧元,但现在价格飙涨至约200亿欧元。    

 

英特尔表示,目前的情况与原定计划出现了一定差距的改变,该公司正在与政府协商,望透过补助,与政府共同推动在德建厂计画。    

 

英特尔宣布:投资190亿美元在德国建晶圆厂

 

英特尔在德建厂的计划旨在疫情大流行及俄乌战争后,强化欧洲制造能力的计划核心。英特尔发言人巴特德(Benjamin Barteder)表示,由于地缘政治挑战加剧,对半导体的需求下降,这意味着开工日期仍无法确定。    

 

英特尔宣布:投资190亿美元在德国建晶圆厂    

 

英特尔周二宣布,选择德国马格德堡市作为其下一个大型芯片制造基地,继续进行大规模扩张,旨在减少对亚洲工厂的重要组件依赖。    


这家硅谷公司表示,预计将在德国东部城市建造至少两家价值约 170 亿欧元(约合 190 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这与 1 月底宣布的在俄亥俄州开始制造的计划相呼应。正如在俄亥俄州所做的那样,英特尔表示,马格德堡工厂以及在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波兰和西班牙的投资,在十年内可能会获得近 900 亿美元的资金来建造更多的工厂。   


预计德国工厂将雇用约 3,000 名正式员工,以及 7,000 名建筑工人。   


英特尔的举动是对半导体持续短缺的最新回应,最初是由大流行推动的,这场大流行使欧洲和美国的汽车制造商和其他公司步履蹒跚。供应链危机凸显了客户对台湾和韩国芯片制造商的依赖,特别是对于最先进的产品。   

 

一年前成为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的帕特里克·盖尔辛格( Patrick Gelsinger )制定了一个目标,即在未来十年将美国在全球芯片生产中的份额从今天的 12% 提高到 30% 左右。他还表示,他希望在同一时期将欧洲的份额从 9% 提高到 20% 左右。   

 

Gelsinger 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战争已将英特尔的计划推迟了数周。但在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领导人协商后,该公司决定继续进行投资计划。   

 

“我们发现他们毫不犹豫,我们也没有,”Gelsinger先生说。这场战争“只是加强了我们建立更具弹性的全球供应链的优先事项。”   

 

此举对欧盟政策制定者来说将是一个好消息,他们最近推出了一项价值约 170 亿美元的计划,在 2030 年之前对芯片行业进行公共和私人投资。该提议将增加已经计划的约 340 亿美元的公共投资。   

 

在美国,Gelsinger先生在宣布对俄亥俄州的投资后收到了拜登总统国情咨文的邀请。在国会,立法者正在讨论一项包括 520 亿美元的半导体行业激励措施的方案,该方案在参议院于 6 月批准一个版本后于 2 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这两个版本必须在国会两院之间的谈判中得到调和。   

 

Gelsinger 先生认为,政府补贴对于使建厂成本与在亚洲建厂的成本保持一致至关重要。他曾游说美国和欧洲的官员讨论平行补贴方案,其中可能包括设立芯片工厂的赠款,并表示政府的支持可能决定英特尔在这两个地区扩张的幅度和速度。   

 

与此同时,Gelsinger先生和其他英特尔高管已经与欧洲至少七个国家的官员就潜在的新地点进行了会谈。除了亚利桑那州、俄勒冈州和新墨西哥州,英特尔现在还在爱尔兰和以色列设有工厂。   

 

德国似乎是一个强有力的候选者,部分原因是汽车制造商的集中度已经成为芯片制造商的主要客户。Gelsinger 先生于 9 月在慕尼黑举行的汽车行业贸易展上发表讲话,重点介绍了英特尔 Mobileye 部门的驾驶辅助技术,并发布了一张与当时的总理安格拉·默克尔 (Angela Merkel) 拳打脚踢的照片。   

 

这个国家对芯片制造并不陌生。一个主要的生产中心是德累斯顿,英飞凌、格芯和博世在那里经营着半导体工厂。马格德堡位于萨克森-安哈尔特州,位于德累斯顿西北约 150 英里处,柏林以西 100 英里处。   

 

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说:“英特尔在马格德堡的两个半导体工厂是在困难时期对经济的重要而强大的推动力,也是欧洲数字主权的核心飞跃。”   

 

除了德国工厂外,英特尔还表示将额外投资 120 亿欧元,将其在都柏林西部小镇 Leixlip 的制造空间翻一番。在意大利,该公司表示已就建立一个先进的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进行谈判,潜在投资为 45 亿欧元,并提供约 1,500 个工作岗位。   

 

英特尔表示,将在法国建立一个研发中心,创造 1,000 个工作岗位,专注于包括高性能计算在内的领域。在波兰,该公司正在扩大实验室空间。

   

Gelsinger 先生表示,英特尔投资的速度和规模“非常依赖”欧盟对芯片制造的资金以及英特尔计划建厂的国家和地区的补贴。他将欧盟的芯片拨款描述为“尚未完成”,但还远远不够。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

国产芯片架构演进之路: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长期被x86与ARM架构垄断的背景下,国产芯片厂商的生态自主化已成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安全的核心议题。北京君正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嵌入式处理器领域的先行者,通过二十余年的技术迭代,探索出一条从指令集适配到生态重构的独特路径——早期依托MIPS架构实现技术积累,逐步向开源开放的RISC-V生态迁移,并创新性采用混合架构设计平衡技术过渡期的生态兼容性。这一转型不仅打破了国产芯片“被动跟随”的固有范式,更在智能安防、工业控制、AIoT等新兴领域实现了从“技术替代”到“生态定义”的跨越。据行业数据显示,其基于RISC-V内核的T系列芯片已占据计算芯片市场80%的份额,成为推动国产架构产业化落地的标杆。本文通过解析北京君正的架构演进逻辑,为国产半导体产业突破生态壁垒提供可复用的方法论。

性能飙升27%!高通骁龙7 Gen4如何改写中端芯片格局?

5月15日,高通技术公司正式推出第四代骁龙7移动平台(骁龙7 Gen 4),以台积电4nm制程打造,性能迎来全方位升级。该平台采用创新的“1+4+3”八核架构,CPU性能较前代提升27%,GPU渲染效率提升30%,并首次支持终端侧运行Stable Diffusion等生成式AI模型,NPU算力增幅达65%。在影像领域,其搭载的三重12bit ISP支持2亿像素拍摄与4K HDR视频录制,配合Wi-Fi 7与XPAN无缝连接技术,重新定义中高端设备的创作边界。荣耀与vivo宣布首发搭载该平台的机型,预计本月上市,标志着生成式AI技术向主流市场加速渗透。

破局高端芯片!小米自研玄戒O1即将发布,性能参数首曝光

5月15日晚间,小米集团CEO雷军通过个人微博账号正式宣布,由旗下半导体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的玄戒O1手机SoC芯片已完成研发验证,计划于本月下旬面向全球发布。据雷军透露,该芯片将采用业界领先的4nm制程工艺,核心性能指标已接近国际旗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