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在中国台湾成功经验,国际列强有可能复制吗?

发布时间:2022-12-19 阅读量:1439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很多国家都想要自己盖半导体厂,但缺乏对于半导体生聚落的了解,如果这么容易盖,到处都可以盖工厂了。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在17日玉山科技协会举办的论坛上,对于去台化的说法予以反驳。  

 

近期台积电赴美设厂引起不少话题,掀起各界对于全球贸易、去台化以及人才等议题的讨论。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自己国家内最好就有一座晶圆厂的想法已经成为国际列强心照不宣的想法,魏哲家也针对这样的趋势予以分析。   

 

台积电在中国台湾成功经验,国际列强有可能复制吗?

 

由于地缘政治、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供应链的问题浮出水面,各国不仅希望能缩短供应链的距离,也想要自己在国内盖晶圆厂,想要能控制半导体的产业链。  

 

台积电在中国台湾成功经验,国际列强有可能复制吗?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在中国台湾进行公开演讲  

 

然而,魏哲家明确指出,会有这些想法是由于官员于对半导体生态系的不理解。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产业聚落历经三、四十年的历史才逐步形成,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对于促成台积电今日成绩功不可没,今日成绩是台积电跟协力厂商ㄧ同建造的,如果只有台积电,没什么了不起。  

 

一位设备行业的人士指出,假使台积电今日某厂区的设备发生故障,设备供应商能够在短时间到达抢修,有时甚至会直接派人驻守在台积电的厂区内,为的就是要让厂内机台能24小时顺利运作无误,这是因为台厂距离都很近,加上在文化上也能配合,才造就这样的聚落生态。   

 

魏哲家驳斥“去台化”,再次强调门都没有

 

从上述的案例便能够看出供应商对台积电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台积电虽然已经落脚美国,输出了约500位的工程师,但那也仅是维持一座晶圆代工厂正常运作的一小部分。目前愿意跟随出海的台厂仅155家,占台积电全球供应商仅1%不到。魏哲家也在今日演说上再次驳斥,强调指台积电掏空台湾省根本门都没有。  

 

至于供应链是如何成形?魏哲家点出,供应链不是一天造成,是因为有需求才慢慢建造。并透露台积电亚利桑那厂要用到的硫酸,也是回台湾地区来买,因为美国当地根本没有需求,当然不会出现硫酸供应商,台湾地区有台积电、联电、旺宏一大堆需求,自然有利可图。  

 

除次之外,魏哲家也进一步分享,在建厂过程中买机器、盖厂房都很容易,困难点在于如何将技术移转到厂房内并完成验证,就算只是要从新竹将最新技术转到台南生产,各位知道有多困难吗?  

 

这意味着台积电要将4nm技术移转到美国的过程,并非单只是机器、人员到位就好,后续的技术工程,是台积电的价值所在,你有技术还要会生产,没那么容易。   

 

晶圆厂可盖、但人才买不到!台积电是怎么养出人才的?

 

人才则是魏哲家在演说中的另一项重点。  

 

以工程师的培育来说,平均需要耗费8年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个可以上线的工程师。水、电或土地都可以用钱去解决,但人才是买不到的,所以不要以为台积电弄几个人去美国,美国偷到我们的技术,门都没有!魏哲家再次强调。  

 

他指出,过去美国认为晶圆代工是体力比脑力多的产业,台积电则反转了这项趋势,他们不够深入才没用到脑力。产业专家也认为,台积电目前的研发精锐部队大约一千人,这些带头冲锋最先进制程的精英,正是台积电最宝贵的资产。  

 

魏哲家以奢侈品牌LV为例,为何LV每年都在涨价,那就是脑力,卖得是品牌价值。脑力创造出的商业模式,将远比体力所堆砌出来的营收,更具效益。  

 

魏哲家指出,教育制度是能够确保工程师来源的最重要方式,我认为每个国家都要想想,他在工业化里是哪一个阶层,他所有的教育训练的方式都要跟着改变,这样才能发展出一个行业来。  

 

以中国台湾当今的人才制度来看,台大、清大、阳明交大、成大和北科大虽已成立相关半导体学院,但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人才还需要再进一步往下深耕,因为半导体牵涉到数十门理工专业知识,集众人之力才能向前推进,人才不一定要在台积电,但只要有一个pool(人才库),就会有希望。  

 

对于美国对华持续加码的半导体出口管制,魏哲家还忧心的表示,现在全球各国之间互相信任及合作开始减弱。他强调,信任与合作是人类往前进步的一大动力,如今慢慢降低,不是好现象。希望政治人物能有大智慧,降低影响。他说,成本对半导体永远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要互相合作,人类才可以不断进步。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ASM国际Q2订单意外下滑,头部客户支出收紧成主因

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国际(ASMI)最新财报引发行业关注。公司7月22日公布的二季度数据显示,其新增订单遭遇意外下滑,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4%,总额为7.02亿欧元(约合8.25亿美元)。这一数字显著低于彭博分析师平均预测的8.37亿欧元,凸显新订单动能减弱。

AI芯片引爆BT材料供应链危机 国产载板加速破局日企垄断

日本三菱瓦斯化学近期公告显示,其高端BT树脂材料(NS/NSF系列)交付周期已延长至16-20周,较常规周期翻倍。作为全球市场份额超50%的BT材料龙头,该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英伟达GPU、苹果A系列芯片的核心封装环节。短缺主因在于Low CTE玻纤布供应不足及AI硬件订单激增,普通规格材料交期亦延长至4-6周。

上海发布下一代显示产业蓝图 打造全球领先技术高地​

上海市近日印发《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出构建"1+2+3+4"产业体系,即以智能终端为龙头牵引,聚焦Micro LED与硅基OLED两大技术路线,布局全息显示、电子纸、量子点三大前沿方向,突破光波导、显示芯片、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四大环节。目标到2030年实现产业竞争力国际领先,形成完整自主产业链。

工业预测性维护新利器:贸泽供应883M三轴MEMS振动传感器

全球领先的电子元器件与工业自动化产品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宣布,自2025年7月23日起,正式分销Amphenol Wilcoxon公司推出的883M数字三轴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计。这款高精度传感器代表了振动监测领域的前沿技术,旨在为工业状态监测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全面、深入的振动数据分析解决方案。

歌尔股份斥资95亿港元跨境并购,强化精密结构件全球布局

7月22日,歌尔股份发布重磅公告,宣布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约合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联丰集团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Meg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与Channel Well Industrial Limited的100%股权。此项交易旨在深度融入AI技术驱动下的智能硬件革新浪潮,全面提升公司在高精度结构件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