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室温采集器实现智慧供热 足不出户掌握室温变化情况

发布时间:2022-11-24 阅读量:2450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目前供热行业生产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供热服务过程中遇到的供热效果不易掌握,调节供热纠纷无法提供事实依据等问题。尤其是很多县城和乡镇的小型热力公司信息化程度不够,对于供热企业来说面临着区域供热效果无法量化,不同地点室温难以同时采集和进行数据比较,也就无法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科学调配生产,结果导致提高供热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两者无法兼顾。

 

过去每逢供暖开启季,人们纷纷变得焦头烂额,各种因素导致供热季开启阶段人们躁动不安。住户的躁动情绪直接导致了供暖单位工作秩序的打乱,以及有限力量的无限消耗。最终导致更深层次结果就是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与流失,给供暖单位增加了人工负担以及成本负担。智慧供热系统成了取暖供暖共同翘首以盼的产品。


无线室温采集器实现智慧供热 足不出户掌握室温变化情况

 

说到智慧供热,首当其冲的便是无线室温采集系统,它作为供热领域的最前端,可以说已经彻底成为该领域的先头部队。无线室温采集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发的室温在线监测系统,让供热企业足不出户便可掌握供热区域用户室温变化情况。用户室温监测是供热企业评估供热质量、调整供热方案、提高节能效果的重要手段,不仅为供热平衡调节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还可与热网控制系统组建环路控制,实现热力、水力工况调节,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用户满意率,提升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空口无凭,让我们来看一下无线室温采集器的特点和价值。

 

1. 外形美观实用:采用86盒规格设计,可方便安装在插座和灯开关位置,可显示本地温度、时间。支持插座式、开关式、插头式多种款式。

 

2. 温度精确稳定:固定测温表更利于采集固定区域的温度,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良好的散热通风设计,使采集更加的精确稳定。

 

3. 避免后期维护:直接使用220V交流电或单火线供电,省去便捷式温度采集器易损坏、丢失和电池充电更换的麻烦,减轻后期维护工作量。

 

4. 产品稳定性:低功耗设计,NB-IOT通讯最低10年一度电,在节电同时又增加了产品稳定性,产品使用寿命更加长久。

 

5. 有效降低能耗:可按区域计算供热温度,配合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供热智能调节,优化供暖运行,从而降低能耗,提供用户满意率。

 

6. 供暖质量可视:采用图形化展示方式,对供热区域监测温度进行全面分析,便于管理人员更加便捷掌控区域供暖质量,为运行和检修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有效依据。

 

7. 参数设置灵活:能够实现远程设定室温采集器的采集时间间隔和上传服务器。管理员可根据供暖期灵活设定采集器的启用和停止时间。

 

8. 数据接口丰富:提供无线室温采集器的通讯协议,同时支持ODBC、OPCWebService等数据接口,方便与热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其他业务系统对接集成。

 

方案介绍

 

GPS+BDS双模式定位追踪器方案

 

无线室温采集器实现智慧供热 足不出户掌握室温变化情况

 

基于最新的NB-IoT标准设计的GPS+BDS双模式定位器方案主控IC采用Hi2115,充分发挥NB-IoT在低功耗、高覆盖、低成本优势,增加GPS+BDS+WIFI三模式高精度定位,应用于不同场景,如:宠物定位,老人鞋子定位,儿童行迹追踪,资产追踪,运输位置管理,无人机飞行定位,货运物流等等。此外增加加速度传感器、电池管理。功能操作支持SOS按键输入,实现云平台+手机APP用户管理。产品采用时尚外观设计,人性化的操作APP,打造一款性价比高、定位准确、稳定的定位产品。

查看方案详情>>

 

基于NB-IoT 网络与车载 GPS+北斗电动车定位追踪器方案

 

无线室温采集器实现智慧供热 足不出户掌握室温变化情况

 

基于 NB-IoT 通讯网络和 GPS+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主控采用Hi2115,通过互联网对远程 目标进行定位或监控,采用技术最先进的 GPS+北斗和 LBS 双定位,采用 NB-IoT通信方式的耗电低、信号穿透好的优势。产品按照通用型宽电压车载产品设计, 无需外接变压器,可直接用于电动车、摩托车、物流车、私家车等多种车型,产品集合定位、防盗、温度、电量、电压监控等多个实用功能,为电动车用户出行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累计出货量已超800000个。

查看方案详情>>

 

支持二次开发的小体积低功耗NB-IoT模组

 

无线室温采集器实现智慧供热 足不出户掌握室温变化情况

 

自主研发的NB-IoT模组CFB-801,采用OPENSDK的模式,主控IC为EC616,具有二次开发、节省MCU的优点。模组尺寸小,适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智慧追踪、物流、远程抄表、智慧消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CFB-801主要应用于低功耗的数据传输业务,符合 NB-IoT 无线电通信协议(3GPP Release-14)标准,以及中国电信标准要求。CFB-801 采用 LCC 贴片封装,并具有 20mm × 16mm × 2.2mm 的超小尺寸。此外,该模块采用了省电技术,电流功耗在省电模式(PSM)下,小于 0.8uA。

查看方案详情>>


相关资讯
VS Cisco/NVIDIA:GIGALIGHT 400G SR4方案性能全面领先

在AI算力爆发与云计算需求激增的2025年,数据中心面临高带宽、低时延、低成本的三重挑战。GIGALIGHT推出的400G QSFP-DD SR4至4×100G单波互连方案,以“单波长100G PAM4”技术为核心,突破传统并行架构的瓶颈,实现单端口带宽利用率提升300%、功耗降低20%,并减少75%的光电转换单元,为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兼具弹性与经济效益的短距连接新范式。这一方案不仅解决了传统400G部署中光纤资源浪费、端口密度不足、TCO过高等痛点,更在NVIDIA GPU集群、云原生Spine-Leaf架构等场景中验证了其技术领先性。

是德科技KAI系列解决方案性能优势与行业竞争力分析

在AI数据中心高速迭代的浪潮中,是德科技KAI系列解决方案以全栈测试能力重构AI基础设施验证范式,通过算法仿真、高速网络验证与光互连测试三大核心模块,直击AI集群设计效率低、网络验证复杂度高、光模块测试精度不足等痛点。相较于传统方案,KAI系列通过全生命周期协同验证,帮助客户缩短30%以上的开发周期,并在Meta、阿里云等头部企业的实际部署中实现性能跃升。以下为重新生成的5个标题,结合技术价值与传播吸引力,精准覆盖用户需求场景。

广和通5G AI MiFi解决方案性能优势与竞品分析

在全球5G与AI技术加速融合的背景下,广和通推出5G AI MiFi解决方案,通过“通信+智能”双引擎重构移动热点设备的行业标准。该方案基于4nm制程高通QCM4490平台,集成Wi-Fi 7多频并发、本地化AI语音交互(支持20种语言互译)及低功耗设计,在2.33Gbps下行速率与95%翻译准确率的加持下,彻底解决传统MiFi设备在跨国场景中的连接延迟、交互单一及云端依赖等痛点。相比Netgear、华为等竞品,其独特的“端侧AI+边缘计算”架构在能效比(0.46Gbps/W)与多场景适配性(工业巡检、国际商务)上展现显著优势,成为推动万物智联时代高效落地的标杆方案。

【海思Hi2115方案】NB-IoT R14+北斗双模定位,0.8uA超低功耗破解电动车防盗难题

一般定位追踪可使用GNSS技术,引入NB-loT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利用云平台实现管理

高性能智能网关方案:实现250+PLC设备数据无缝上云

工业智能化发展使大量工业设备需要接入网络以实现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设备控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