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7 阅读量:750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继Mobileye与极氪成功合作之后,吉利旗下其它三个品牌也将选择Mobileye SuperVision™作为高级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新闻要点
• Mobileye与吉利控股集团进一步扩大合作,计划新增三个品牌
• 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系统的极氪001电动汽车的成功推出为与吉利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 除001之外,极氪计划推出更多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的电动车型
Mobileye和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双方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的合作。此前,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的极氪001高端电动汽车已成功上市,目前已有超过4万辆车上路驰骋。未来通过OTA升级,极氪001用户可解锁SuperVision™的全部功能。
基于Mobileye与豪华电动出行科技品牌极氪的成功合作,吉利集团旗下的另外三个品牌计划于2023年开始在全球推出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的电动车型。极氪还将在两款新车型上搭载Mobileye SuperVision™,并与 Mobileye共同开发基于激光雷达的新功能。
Mobiley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表示:“我们非常自豪与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极氪一起,实现了SuperVision™技术在消费级产品中的首次部署。这不仅展示了SuperVision™强大的智能驾驶功能,还验证了其通过OTA升级不断更新迭代的能力。SuperVision™还有更广阔的潜力待挖掘,通过与吉利集团进一步扩大合作,我们将证明SuperVision™能够满足任何一个品牌的个性化需求。”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表示:“Mobileye是极氪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随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加深,Mobileye全球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未来将会应用至更多极氪的车型上。极氪一如既往秉承开放的态度,将整合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为我们的用户提供更优的智能驾驶体验。”
目前,极氪001车主已经受益于SuperVision提供的附加特殊安全应用的高速公路驾驶辅助功能。这套能够持续更新,基于环视视觉打造的系统预计将于今年年底通过OTA更新实现全部功能释放,届时将为用户带来更优的驾驶体验。
Mobileye SuperVision™由2颗7纳米的EyeQ® 5H系统集成芯片驱动,支持从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乡村道路到城市道路等多种路况下点对点的辅助驾驶。Mobileye SuperVision™使车辆能够自动变道、安全通过十字路口,管理驾驶优先级,并支持自动泊车、自动转向和刹车等功能。Mobileye SuperVision™系统使用的11个高清摄像头(7个800万长距高清摄像头和4个泊车摄像头)可实现车辆周围的360°全面视觉覆盖。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知情人士表示,日本科技巨头索尼集团正考虑出售旗下位于以色列的蜂窝芯片研发部门——索尼半导体以色列公司(Sony Semiconductor Israel)。该部门专注于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蜂窝通信芯片,目前交易评估已进入初步洽谈阶段,高盛等投资银行机构正协助推进相关流程。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近日在华盛顿人工智能主题活动中透露,公司通过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采购的芯片将产生额外生产成本。相较于台积电亚洲制造基地的同规格产品,美国产芯片成本溢价幅度介于5%至20%区间。首批亚利桑那工厂生产的AMD芯片计划于本年度末交付。
2025年7月24日,SK海力士公布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报:营收达22.23万亿韩元(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35%),营业利润9.21万亿韩元(环比增24%,同比增68%),净利润7.00万亿韩元。营业利润率维持在41%高位,现金储备增至17万亿韩元,净债务率降至6%,三项核心指标均刷新公司历史纪录。
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集团于7月22日(周二)宣布,将在其位于德国南部的工厂实施裁员计划,涉及约1100个岗位,占该工厂员工总数的10%。此次调整主要影响装配线与后勤职能部门员工,被视为公司应对欧洲转向系统市场结构性挑战的关键举措。
2025年7月22日,TCL电子(01070.HK)发布盈喜公告,预计上半年经调整归母净利润达9.5亿至10.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提升45%-65%。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波动背景下,公司凭借技术升级与供应链优化实现逆势突围,经营韧性凸显业绩成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