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14 阅读量:1027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软件的持续升级
日前,深圳市锐思华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思华创)正式宣布与多个国产及合资品牌达成定点项目合作,包含多款新能源及SUV车型,目前业务快速起量。同时新定点项目的合作中,锐思华创在ARHUD软件的研发实力备受关注,软件持续升级是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进一步助力智能汽车变革。
燃油车时代,汽车的核心属性无非从动力性能、主被动安全、驾控感受等维度出发,因此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才会被称为汽车的"三大件"。但汽车新四化浪潮下,软件定义汽车赋予了汽车更强的能力,尤其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座舱将被新增为升级核心。而AR-HUD功能主要为将汽车核心信息、外界信息、智能导航、生活娱乐等多种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成为车辆信息融合交互的最终入口,是车辆实现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构成,未来将为驾驶员提供全新驾驶体验,引领下一代智能汽车融合交互变革。
软件的持续升级是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最大的需求就是对路况信息的掌控,AR-HUD整合摄像头、雷达、高精度地图等车辆获取的信息,继而在前挡风玻璃上实现箭头导航、人像指引等功能,并对事物(车或人)进行标记,并实时生成图像。同时通过车内传感器捕捉驾驶员眼睛位置,即使在高速及颠簸路面也能对成像画面进行实时调整,保障显示的清晰和稳定。
AR-HUD的关键在于实现真正实景融合的丰富信息,其对于空间定位要求很高,需要精确到车道级的定位信息。并在获取图像后快速运算,在毫秒级的时间内生成图像。对软件算法以及硬件要求非常高。同时在渲染层面AR-HUD图像需要在任何车速下保持实时渲染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驾驶员眩晕感。所以AR-HUD的软件算法需同时具备眼球捕捉、图像矫正、图像识别与变形、画面防抖、空间坐标显示等一系列和光学对应的算法积累,图形图像的处理运算方式、以及与导航和高精度定位等一系列的配合。因此想要HUD实现真正的AR实景融合效果,不仅对HUD的光学设计提出极高的要求,软件也是ARHUD成像效果保证的重要环节,软件的持续升级是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
锐思华创创新研发的AR-HUD软件捆绑成AR Generator ™ SDK
由锐思华创自研的AR-HUD软件捆绑成AR Generator® SDK,由AR渲染引擎、AR投影矫正模块、支持地图SDK的数据接口、支持DMS与AR Camera的图像数据,AR空间坐标模块、核心数据融合模块组成。通过在车机或域控制器上嵌入AR Generator® SDK,接入Map或HD Map的SDK数据、ADAS核心数据融合模块,经由AR渲染引擎、ML光学补偿矫正最终将画面显示在挡风玻璃上。主要功能:基于人工智能进行的AR显示调整、AR导航、车道警告系统(LDW)、行人检测(PCW)以及前车防撞(FCW)等功能。
融合交互将引领下一代智能汽车变革 ARHUD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软件的持续升级
除此之外AR Generator SDK支持以最小的工作量定制 HUD或AR HUD应用,便于整合各种来源数据,同时适用于Linux系统和Android OS 系统,具有高算力,几乎无延时的优异性能,可实现实时将路面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
多种HMI画面及场景,支持多种皮肤切换,带来更酷炫的驾驶体验,如赛道模式、可爱模式等等,未来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可支持接入更多丰富的应用,如人脸识别停车付费等等。
目前锐思华创关于汽车行业软件开发过程和提升软件能力的标准化流程管理审核认证ASPICE认证正在准备中,基于锐思华创国际化的产业布局,印度班加罗尔算法和软件开发中心及长沙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心两地协同的软件团队,锐思华创计划将在2023年通过该项认证审核,未来将通过平台化的AR软件,构建多场景AR产品开发落地生态圈。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近期,围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的任职资格问题,美国政界刮起一阵强风。事件源于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本月5日致函英特尔董事会,对陈立武在华投资历史及其潜在利益冲突提出尖锐质疑,认为这可能危及英特尔获得的美国政府巨额补贴(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的近80亿美元)所应承担的国家安全责任,尤其涉及敏感的“安全飞地”(Secure Enclave)国防芯片项目。此质疑引发了广泛关注。
2025年8月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正式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两家企业销售收入均实现高两位数增长,并带动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国内晶圆制造领域的高效运营,还反映出全球半导体需求的稳健复苏。分析机构指出,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和5G通信技术的推动下,中国半导体企业正通过优化产线和扩产战略,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星电子最新一代折叠屏智能手机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甫一上市,即在全球多地区域引发显著消费热潮。最新数据显示,在俄罗斯这一三星曾战略退出的关键市场,该系列的预售表现超出预期。行业分析机构透露,相较于前代产品,Z7系列在俄罗斯的预订量实现了约30%的显著提升。值得关注的是,采用超薄设计、轻量化大幅改进的Galaxy Z Fold 7在俄预售中占据主导,份额高达约70%,充分体现了消费者对于产品形态革新突破的高度认可。
2025年8月,全球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TI)对中国客户启动覆盖超6万款产品的价格调整,涨幅达10%-30%,远超6月仅3300款产品的定向调价规模。尽管官方通知生效日为8月15日,部分客户反馈新定价已于8月4日提前执行。此次涨价涵盖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及通信设备全品类,其中41.3%的产品涨幅超30%,工业级数字隔离器和车规电源管理芯片(PMIC)成为重灾区,涨幅普遍超过25%。
2025财年第一季度,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面临严峻财务挑战:营收同比下滑1.8%至1162亿日元,营业利润暴跌84.6%至1.95亿日元。尽管净利润下滑14.3%,但公司成功结束连续三季亏损,实现扭亏为盈。业绩承压主因工业机械与汽车应用领域需求疲软(销售额分别下降5%和7%),叠加中国碳化硅(SiC)厂商的竞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