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9 阅读量:954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在日前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不少智能驾驶商用车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集体登场亮相,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记者从业内进一步了解到,今年以来,多个智驾企业在智能港口运输、智能物流小车、智能公交、智能清扫等商用车智能驾驶的实用场景不断落地,持续取得突破性成果,“场景为王”的智驾发展路径也随之显露端倪。业内人士称,商用车智能驾驶市场万亿级别的蓝海正加速。
产品、方案持续成熟
在日前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多款无人驾驶商用车受到广泛关注。由西井科技迭代推出的Q-Truck重卡产品,自2020年至今,在泰国林查班港口打造了全球首个无人驾驶与人工驾驶混合作业项目,运营效果整体良好。此外,该企业发布的商用级自动驾驶小巴Q-Shuttle,已能够较为成熟拓展物流园、工业园、旅游景区等多元化商业场景。
此外,在本次大会上,上海市有关部门领导在出席“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之智能驾驶论坛”时,正式宣布东海大桥智能重卡“减员化”运营测试开始启动“减员”。这标志着友道智途智能重卡在东海大桥已圆满完成第一阶段有安全员的压力测试,在实现1500公里零接管目标、顺利通过第三方评审后,正式进入“减员”测试阶段。
据记者了解,在日前公布的上海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中,友道智途的智能清扫车、智能公交车也将参与示范运营,并与此前已开展“准商业化运营”的智能重卡一起,为临港的智能交通生态圈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全无人化商业化运营已经从单个城市、单个区域的试点,逐步扩大到全国范围,矿山、港口等限定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应用方兴未艾。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场景为王”的发展趋势已经显露端倪。
蓝海市场加速开启
中信证券首席全球产业策略分析师何翩翩表示,随着近几年相关技术方案和产品的日益成熟,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路径已经显现,“场景为王”的趋势也已显露端倪。具体而言,除各方关注度较多的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自动驾驶货运卡车等之外,目前自动驾驶落地的相对封闭商用场景,还包括机场、厂区、矿山、港口、园区和学校等。
辰韬资本合伙人郭晓斌表示,国内智能驾驶的相关投资大致经过两轮周期。第一轮是2015年前后智能驾驶赛道萌芽兴起,并引发了国内创投机构的第一次投资热潮。第二轮则是2018年到2019年,无论是技术落地还是商业转化,智能驾驶行业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从该机构广泛布局、深度耕耘的过往投资经历来看,辰韬资本更多是在对各不同场景进行深度研究之后,选定港口、矿山、末端物流配送等容易率先实现商业落地的场景进行投资布局,参与相关优势企业孵化。
郭晓斌同时表示,智能驾驶垂直领域的“机会窗口”和蓝海需求十分巨大。2021年全年我国快递订单数量约达到1100亿件,未来如果能够实现50%的无人化,就有几千亿元的市场需求。而其他各个垂直领域普遍也都在千亿元规模以上。随着相关产品和方案日趋成熟并得到应用验证,商用车智能驾驶赛道将有望迎来万亿元级别的蓝海市场。
就行业内头部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而言,易咖智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舒亮向记者表示,该公司自2018年启动创业,专注耕耘末端物流配送市场,主要生产无人配送车。在一年多之后公司就实现第一单营收,其后营收保持每年三倍以上的增长速度,目前年营收已突破3000万元。此外,专注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赛道的于万智驾,其相关产品已在多地的街道上现身,2022年全年营收有望达到1亿元;木蚁机器人致力于无人叉车及智慧物流解决方案,也已与多家仓库展开了深度合作。
此外,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来自创投机构人士的消息进一步显示,目前国内一些能够取得较好商业落地经验的头部智驾企业,凭借真实运营场景带动了营收的飞速增长,其估值也往往能够实现几十倍增长。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划下关键坐标。他指出,机器人硬件基础日趋完善,而机器人大模型的突破才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这一关键临界点或在未来3-5年到来。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382)于8月8日发布了其2025年7月核心产品出货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光学产业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以智能驾驶为核心驱动的车载光学业务维持高速扩张,而消费电子领域则依旧面临压力,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许可证获批之际,芯片安全争议持续发酵。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严重安全隐患"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功能提交风险说明及证明材料。美方专家此前透露,此类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
据《华尔街日报》8月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董事会内部近期围绕其核心的代工制造业务(IF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显著分歧。报道指出,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Frank Yeary)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积极推动一项计划,意图将英特尔的代工制造部门分拆为独立实体,甚至考虑将其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