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8 阅读量:1099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日前,中国台湾领先的信用信息机构CCIS在一份分析台湾地区工业和服务业金融状况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从构成该地区出口支柱的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来看,集成电路(IC)企业整体利润增速在2022年见顶后可能会逐渐放缓。
CCIS称,在全球IC市场,2025年对产业底线的影响将更加明显,美国、欧洲、韩国、日本等作为中国台湾半导体竞争对手的国家都将完成扩张计划,试图获得更高的份额。
此外,CCIS表示,预计中国大陆将减少对中国台湾半导体出口的依赖,这将进一步影响中国台湾出口商的收益。
CCIS补充说,由于中国台湾半导体公司的海外扩张将导致投资成本增加,预计该行业的利润增长将下降。
在中国台湾半导体公司的主要海外投资中,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台积电 (TSMC)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 120 亿美元建造晶圆厂,并使用该公司的5nm先进制程进行商业化生产,计划于 2024 年开始量产。
此外,台积电在日本的合资晶圆厂正在建设中,并计划于 2024 年开始使用该公司的22nm 和 28nm成熟制程技术生产专用芯片。
CCIS 报告显示,2021 年本地制造业整体利润率创下 10 年来的最高水平,尽管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但预计 2022 年仍将继续上升趋势。
报告指出,不确定性包括全球通胀飙升、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俄乌战争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CCIS表示,除本地半导体行业外,纺织企业、电气设备供应商、机械制造商等传统行业在2022上半年表现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
CCIS表示,今年下半年,预计中国台湾科技行业将受益于预计于9月初推出的iPhone 14以及在全球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
根据 CCIS 的数据,本地制造业的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10.2% 上升至 2021 年的 12.4%,而其营业利润率从 5.1% 上升到 7.8%。
与此同时,CCIS 的报告显示,该行业的净利润率也从 2020 年的 8.0% 上升至 2021 年的 11.3%。
2021年,光电子/精密设备行业的行业毛利率最高,为30.9%,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但由于美国对中国大陆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制裁,这一数字为5年来最低。
中国台湾半导体业面临三重挑战
作为全球主要半导体生产地,中国台湾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Digitimes总裁Colley Hwang 分析了中国台湾半导体面对的三大压力,这些压力和挑战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对各公司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虽然中国台湾IC设计业蓬勃发展,但除了联发科等少数公司外,大部分IC设计公司仍在使用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45nm项目通常需要超过7000万美元的投资,中国台湾在先进设计架构上的战略只能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突破,而不是全面突破。
英特尔显然是在挤压台积电核心客户的市场空间,例如英伟达和AMD,并在几年内挑战台积电的主导地位。外人很难理解一个企业管理的智慧,但这是一场人人看得见的真实竞争。
整个半导体行业的游戏规则可能会改变。1970年代之前的半导体技术源于许多原始厂商自身的产品需求,如IBM、NEC、西门子、飞利浦等,如今中国大陆汽车制造商已经表达了参与制定芯片规格的意向。
不仅汽车制造商渴望参与定义芯片规格,谷歌、亚马逊、特斯拉和微软也都在建立机制来标准化他们的产品,以迎接人工智能和远程信息处理的机会,而半导体的标准化是实现这些要求的最佳手段。
特斯拉的芯片集成做得不错,已经将电动汽车的MCU总数从2018年的80+减少到50+,未来将逐步将MCU生产从8英寸晶圆厂转移到12英寸晶圆厂。但解决 MCU 短缺问题需要时间,过去一年,占全球模拟IC 30%以上的TI,其模拟 IC 库存一直在缩水。TI多采用45-130nm成熟工艺,产品差异化程度高。每辆汽车可能需要数百个模拟 IC,如果不积极扩大产能,短缺将继续存在。
TI 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建造 6 座 12 英寸晶圆厂,理论上足以满足 2025 年至 2035 年的需求。但如果包括瑞萨在内的汽车半导体公司,仅将其收入的 5% 用于研发支出并且依靠台积电或联电进行产能扩张,恐怕未来十年供需格局不会有太大变化。
一旦实现标准化,包括中国台湾在内的其他公司将有更好的机会遵循共同的技术标准,并迅速建立生产体系。但中国台湾没有像美国和中国大陆那样的互联网巨头。根据 CB Insights 的数据,到 2022 年年中,在全球 1000 多家独角兽公司中,约一半将是美国公司,约 18% 是中国大陆公司。
美国科技巨头通常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而在开发虚拟货币的过程中,中国大陆公司让台湾省的代工厂制造他们的芯片是有原因的。相对于大陆和美国都有国内市场来支持本土系统制造商,中国台湾显然没有这样的产业发展腹地。
人才短缺
中国台湾的人才短缺问题如此严重,以至于顶尖大学的应届毕业生都被顶尖公司“预定”。然而,不分青红皂白的招聘新员工的经历和职业规划其实是很糟糕的,往往会导致高离职率和人才滥用。
在中国台湾一些著名的半导体公司,第一年的新员工流失率甚至高达15%。半导体行业是时候调整用人观念了:除了制造和研发方面的专业技能,还要考虑到员工的价值观和成就感。否则,他们将只是在公司中可以扮演被动角色的员工。
在美国大力重启半导体供应链的同时,美国的年轻一代对半导体行业的参与越来越少,因此美国公司正在从中国台湾挖人,其经验可以在美国复制。这在留住本地人才方面对中国台湾产业造成了很大压力。根据前 Global Unichip 总裁 Jim Lai 的说法,美国公司在挖角时提供 20-45% 的加薪是很常见的。
先进封测业务的抢夺
先进的封装技术已成为台积电抢夺先进芯片订单的有力工具。现在三星电子也宣布将加强其后端封测技术。封测半导体行业前10大厂商,2021年营收达337亿美元。而前10名约占全球封测半导体行业的90%,因此这个市场规模约为370亿美元。包括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乃至罗姆的后端封测生产,整个产业的产值将达到397亿美元左右。
中国台湾封测产业产值232亿美元,占全球产值的58%,其次是中国大陆,产值95亿美元,占比24%。封测半导体行业在地域上相对分散,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是主要枢纽。英特尔在越南胡志明市设有微处理器封装测试中心。
过去,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能跻身全球前四,关键在于中国台湾优秀的科技人才。然而,优势发挥到极致后,中国台湾的弱点也恰巧在同样的基本制约:人才、土地、水、电的不足。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划下关键坐标。他指出,机器人硬件基础日趋完善,而机器人大模型的突破才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这一关键临界点或在未来3-5年到来。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382)于8月8日发布了其2025年7月核心产品出货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光学产业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以智能驾驶为核心驱动的车载光学业务维持高速扩张,而消费电子领域则依旧面临压力,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许可证获批之际,芯片安全争议持续发酵。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严重安全隐患"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功能提交风险说明及证明材料。美方专家此前透露,此类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
据《华尔街日报》8月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董事会内部近期围绕其核心的代工制造业务(IF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显著分歧。报道指出,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Frank Yeary)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积极推动一项计划,意图将英特尔的代工制造部门分拆为独立实体,甚至考虑将其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