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表示希望印度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一员

发布时间:2022-09-8 阅读量:901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由印度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带领的印度政府曾于20149月推行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 MII)政策,吸引海外企业投资、设厂,并强化印度国内生产力与制造力,期盼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系成为世界工厂。近期,印度政府又推出100亿美元的补助金,鼓励制造商在印度设晶圆厂,以及半导体产业的相关投资。   

 

抓紧芯片荒,印度力推半导体计划

 

近年来,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导致全球芯片短缺,最大半导体生产国中国在多次下令封城后,情况更是每况愈下。为应对芯片缺乏问题,许多政府与公司开始寻找替代方案,西方国家也推动供应链区域化,为企图进攻半导体制造业的印度制造了全新的机会。  

 

印度电子与技术资讯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表示:“以地缘政治来看,印度非常吸引人。我们也很可能成为美国与传统市场之外,最大的半导体客户之一。”也就是说,如果补助法案成功推行,印度芯片制造业不只会对带来巨大利润,也能满足国内外对于电子产品快速成长的需求。  

 

根据电子与资讯技术部的公告,此补助源于印度半导体计划(India Semiconductor Mission),为政府成立的非营利企业数位印度公司(Digital India Corporation)内的独立业务部门,计划内包含在印度设立:  

 

1. 半导体厂  

 

2. 显示器工厂  

 

3. 复合半导体/硅光子/感测器厂与芯片封装测试设备  

 

4. 针对集成电路、芯片等开发奖励制度。   

 

印度为何不惜重金投资半导体?

 

老牌的晶圆制造公司IBM在2021年指出:“你永远不会想要让另一个国家控制你的国家正在仰赖的宝贵资源。”这恰好诠释了美国在今年(2022)七月通过《芯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并对美国国内半导体产业投资520亿美元的原因;同时欧盟也正在努力推行《欧洲芯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计划投资430亿欧元,提高芯片生产力,并降低对亚洲与美国的依赖。  

 

可能是考量到其地缘政治、军事威胁等疑虑,印度也跟着赶上此趋势,除了推广100亿美元的补助金,印度总理莫迪还于今年四月在班加罗尔举办印度半导体会议(SemiconIndia 2022),并于七月发起Digital India Week 2022,推行创业平台、身份验证系统与半导体培训计划等多项服务,提升生活便利与科技发展。由此可见此议题已经具有国家级重要性。  

 

半导体

 

芯片的短缺也严重冲击到不少电子产业,尤其是汽车业,其中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风神铃木(Maruti Suzuki India)在哈里亚纳与古吉拉特的工厂产量都下降60%,位于印度的汽车零组件供应商Bosch亦受影响,并决定扩大芯片制造量,以达到市场上的大量需求。芯片不足的问题也导致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董事长Mukesh Ambani延迟推广低价4G手机的计划。  

 

换句话说,此补助计划可能不只是考虑战略层面,也有增加芯片制造,以解决短缺问题的目的。然而印度要突破重围在亚洲与众多对手竞争,可能还有许多挑战要面对。  

 

芯片制造环境严苛,停电、停水恐成致命伤

 

目前负责全球半导体制造的地区主要为大陆、中国台湾、韩国、美国等,印度在该产业的影响力较小,印度国内半导体制造商可以分成公营与民营,有政府成立的Semi-Conductor Laboratory(SCL,位于旁遮普地区)、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BEL,位于班加罗尔),私人经营的则有Continental Device India LimitedCDIL,位于新德里)以及Semtronics Micro Systems(位于班加罗尔)等。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统计学家兼研究员Mahinthan Joseph Mariasingham指出,虽然印度尚未将芯片制造商业化,但是印度国内强大的软件对于半导体设计依然有所贡献。在制造方面,印度仍落后许多国家,原因在于其缺乏便利的基础设施。  

 

一般来说,制造芯片需要极高的精准度,对于工厂的条件也相当严格,一旦电力或供水中断短短几秒,就可能瞬间损失数百万美元,然而印度大部分地区经常停电,这对于当地制造商来说是个很严重的致命伤。因此,许多公司选择建立自己电力系统防止断电。  

 

根据官方资料,尽管全球有20%的半导体工程师都来自印度,但印度在制造业方面仍受困于环境,而落后中国等亚洲国家。有些专家认为,比起自己建厂制造芯片,印度更应该花钱培养IT人才,加强国家优势;前欧洲货币央行行长Raghuram Rajan也建议,与其模仿大厂的盖厂路线,政府应专注于人才培养,将这笔钱投入教育领域,从大学开始广泛训练学生在工程领域的能力。   

 

国际芯片制造商计划进驻印度设厂

 

即使有人认为印度无法与其他高产能的国家竞争,印度政府祭出的高额设厂补助金仍相当受企业与地方政府欢迎,目前已经有不少制造商开始与官方单位合作,排队等待领取100亿美元的补助。像是新加坡IGSS Venture和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政府签订了合作备忘录(MOU),创办人兼执行长Raj指出,他们很可能在三年内就会完成兴建晶圆厂。  

 

由以色列高塔半导体(Tower Semiconductor,已被Intel收购)与阿布达比投资公司Next Orbit Ventures合资成立的企业ISMC,也与位在号称“印度硅谷”班加罗尔的卡纳塔克邦政府签署合约,预计建立一座价值30亿美元的半导体工厂,印度州政府亦表示此建设会带来数千个工作机会。  

 

鸿海集团则与印度大型跨国矿业公司韦丹塔(Vedanta)合作,计划投资1.6兆卢比(约1.3千亿人民币),在印度西部马哈拉什特拉省(Maharashtra)普恩(Pune)市建设新厂,打造半导体生产与测试产业,并协助当地生产电子产品。董事长刘扬伟还在八月的投资人会议上指出:“印度会在未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此外,摩根大通印度执行长Madhav Kalyan指出,他们正在与一些公司讨论有关印度芯片产业的融资服务。新德里IT部长Ashwini Vaishnaw也在去年12月向制造商宣传印度半导体计划,希望可以扩大并深化电子产业生态,并提供那些撤厂中国的企业更多样化的选择。  

 

除了中央政府补贴,印度西部与南部的商业友好州,也各自公布福利政策来吸引投资者,像是税收、对于土地、水、电力的保证等。泰米尔纳德邦财政部长、雷曼兄弟银行前银行家P Thiaga Rajan表示:“我们提供了许多奖励,尤其是针对供不应求的土地,积极鼓励投资者来设厂。”  

 

电子与资讯技术部在2021年底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印度2020年的半导体市值为150亿美元,预测会在2026达到630亿美元,且在2030年时,其半导体市场将在全球无线通讯、消费电子产品、电动车三项领域中占有24%23%20%的份额,可见政府相当看好未来印度的芯片产业发展。  

 

根据Indiatimes的报导,在印度半导体会议中,莫迪也表示,希望印度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一员,同时呼吁来自全球各地的公司考虑在此设厂,并希望可以吸引到Intel、台积电或美光科技等半导体大厂。IT部长Rajeev Chandrasekhar也透露,各大厂都积极探索在印度开发的机会。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CIS芯片龙头年报解读:格科微高像素战略如何实现287%净利增长

格科微电子(688728.SH)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公司年度营收突破63.83亿元人民币,实现35.9%的同比增幅,归母净利润呈几何级增长达1.87亿元,EBITDA指标跃升107.13%至14.15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源自其在CMOS图像传感器(CIS)领域实施的"技术锚定+场景穿透"双轮驱动战略,特别是在高像素产品矩阵构建和新兴应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S2604 vs 传统保险丝:技术迭代下的安全与效率革命

RS2604作为一款高集成度、可配置OVP(过压保护)和OCP(过流保护)的eFuse开关,专为12V24V母线电压接口设计,兼顾热插拔保护与动态负载管理。其输入电压覆盖4.5V40V,极限耐压高达45V,适用于工业设备、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外部电阻灵活设置350mA至2.5A的限流值,结合±7%高精度电流检测,RS2604在安全性与能效间实现平衡,成为复杂电源系统的核心保护方案。

全球汽车芯片市场遇冷,恩智浦如何守住56%毛利率防线?

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于2025年4月28日披露的财报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收28.35亿美元,同比、环比均下滑9%,但略超市场预期。在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等核心业务需求疲软的背景下,Non-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至56.1%,自由现金流则维持在4.27亿美元,突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管理层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中值(29亿美元)释放出环比复苏信号,但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为业绩蒙上阴影。

全闪存与软件定义双轮驱动——中国存储产业年度趋势报告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企业级存储市场追踪数据,2024年中国存储产业迎来结构性增长拐点。全年市场规模达69.2亿美元,在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2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以浪潮信息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持续突破,在销售额(10.9%)和出货量(11.2%)两大核心指标上均跻身市场前两强,标志着本土存储生态的成熟度显著提升。

索尼启动半导体业务战略重组 图像传感器龙头或迎资本化新篇章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索尼集团近期被曝正酝酿重大战略调整。据彭博社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集团拟对旗下核心半导体资产——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SSS)实施部分分拆,计划于2023年内推动该子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独立IPO。该决策标志着索尼在半导体产业布局进入新阶段,同时也预示着全球图像传感器市场格局或将发生重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