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6 阅读量:852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召开。高通公司(Qualcomm)携手无锡市卫生健康统计中心、无锡市急救中心、无锡移动共同推动的“5G+智慧急救”项目——“高通公司携手无锡合作伙伴释放5G智慧医疗应用潜能”入选今年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获评“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这是高通连续第三年获得这一荣誉,获评案例从“5G领航计划”到“5G物联网创新计划”,再到“5G+智慧急救”创新合作与应用,展现了高通携手合作伙伴持续深入行业、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的丰富实践,也彰显了科技创新与“水平式”赋能生态合作的重要意义。
“高通公司携手无锡合作伙伴释放5G智慧医疗应用潜能”获评2022年服贸会“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
9月3日,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夏权在2022年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交流会上做了题为《携手合作 释放5G智慧医疗应用潜能》的案例分享。他认为,5G作为一个通用的连接平台,凭借极致带宽、可靠连接和超低时延,连同人工智能(AI)带来的高效运算,将赋能更广泛的物联网应用,在千行百业发挥积极作用。高通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释放科技的力量,加速迈向人与万物智能互联的美好未来。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夏权在2022年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交流会上进行案例分享
多方打造“5G+智慧医疗”新样板
当下,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在不断跨界融合5G、物联网、AI、大数据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大步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也使该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物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为725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88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接近39%。5G赋能的物联网将在医疗保健全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2021年高通公司携手无锡市卫生健康统计中心、无锡市急救中心、无锡移动,基于合作共赢的理念,推进“5G+智慧急救”项目,通过在新型急救车上搭载高通X55芯片的5G智慧网擎设备,可将患者生命体征、车载OBD和现场音视频数据,通过5G急救专网,直接回传至市卫健委数据中心,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救治医院可实时获取患者和救护车信息,提前制定抢救方案。同时,救护车辆在路上还可以发送优先控制指令,实现救护车辆的信号优先控制,为患者提供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目前,四方已创新建设了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程管理的市域“5G胸痛救治平台”,利用5G为医疗行业应用创新提供更佳技术支持,打造“5G+智慧医疗”的新样板。
救护车上配备的搭载高通X55芯片的5G智慧网擎设备
据医疗专家统计,四方携手打造的5G智慧急救体系能够为胸痛患者平均节省约15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截至2021年11月,该应用已接入无锡4家三级医院、14家二级医院、54家社区卫生中心、84辆救护车,成为“医疗救治更精确、调度指挥更可靠、急救转运更高效”的5G赋能智慧急救的典型示范案例。
不断突破创新边界物联网应用支撑数字经济拓展
如今,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物联网领域,高通与全球13000多家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核心技术在众多垂直领域的应用。其间,中国合作伙伴借助高通丰富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物联网科技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智慧办公、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农业、智慧生活、智慧物流、智慧健康、工业互联网以及娱乐多媒体等领域实现快速突破。与此同时,中国领先的蜂窝物联网模组厂商加速出海,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稳居全球领先行列。
5G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5G技术专门面向万物互联打造,犹如一支合适的画笔,将曾经只能浮现在脑海中的万物互联美好图景,变为现实。随着5G与高性能、低功耗计算以及终端侧AI的融合,终端可实时连接至云端,数字化转型将不断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取得更显著的成效。高通公司在移动领域的领先优势,将助力合作伙伴把握万物智能互联的全新机遇。
未来,高通公司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通过“发明-分享-协作”的商业模式,以先进的连接、计算和AI等关键技术,助力智能网联终端的扩展和普及,加速移动生态系统创新,推动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在5G赋能的“智相联 万物生”的愿景下,与合作伙伴共享创新带来的崭新机遇。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2025年8月9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发表题为《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的机遇与挑战》的主旨演讲,为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划下关键坐标。他指出,机器人硬件基础日趋完善,而机器人大模型的突破才是决定人形机器人能否大规模应用的核心瓶颈,这一关键临界点或在未来3-5年到来。
舜宇光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港股代码:2382)于8月8日发布了其2025年7月核心产品出货量报告。数据显示,在全球光学产业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公司业务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以智能驾驶为核心驱动的车载光学业务维持高速扩张,而消费电子领域则依旧面临压力,手机镜头出货量继续呈现同比下滑态势。
许可证获批之际,芯片安全争议持续发酵。7月3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严重安全隐患"约谈英伟达,要求其就H20芯片可能存在的"追踪定位"及"远程关闭"功能提交风险说明及证明材料。美方专家此前透露,此类技术已在英伟达芯片中成熟应用。
据《华尔街日报》8月9日报道,英特尔公司董事会内部近期围绕其核心的代工制造业务(IF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显著分歧。报道指出,董事会主席弗兰克·耶利(Frank Yeary)在今年早些时候曾积极推动一项计划,意图将英特尔的代工制造部门分拆为独立实体,甚至考虑将其部分或全部出售给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TSMC)。
Diodes公司近期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标志着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显示出半导体市场的稳步复苏。根据报告,该公司在多个关键财务指标上表现稳健,受益于全球需求的逐步回升和市场结构优化。公司高层认为,这一业绩源于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和产品组合的适应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