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和三星为何追不上台积电?

发布时间:2022-08-30 阅读量:954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全球只有一家公司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那就是台积电。许多人都知道这个事实,但本文将用一种更加具体的方式解释。  

 

在过去的几年里,实际上有两家公司处于领先地位——台积电和三星。台积电因为商业和地缘政治的原因而备受关注,很多人有点忘记了三星。实际上,三星始终在与台积电竞争,但最近情况可能发生了改变。  

 

三星的 7nm 工艺和 DRAM 内存产品都面临延迟。回顾过去的一年中,三星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不代表三星将放弃开发领先的制造能力,三星拥有巨大的资源和专业的知识,因此他们必须继续前进。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必须以同样的方式构建业务。  

 

有一些人认为三星应该退出代工业务,停止为他人制造芯片,转而专注于他们高利润的内存业务。或许在三星的内部有人提出这个论点,但是无法确定这个论点的影响力。  

 

在讨论代工厂时,三星非常重要。多年来,三星一直提供除台积电以外的备选方案,但有可能他们无法再提供台积电的替代方案。如果这事发生,那么半导体的供应链将变得更糟。  

 

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客户。一方面,许多大的芯片企业,尤其是英伟达和AMD,已经选择离开三星,转而与台积电合作。另一方面,很多小型初创公司都从未考虑过与台积电以外的任何人合作以获得领先优势。   

 

1661837370913838.png

 

来源:Trendforce  

 

三星的代工业务对小公司来说并不便宜,因为客户服务并不是三星代工的主要卖点。这些小公司的世界中,台积电将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正是因为如此,台积电一再涨价,很快价格又会增长20%。  

 

据报道,三星代工有超过100家的客户,这其中高通是其最大客户。尽管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同样在与台积电合作,但如果三星无法提供台积电代工的替代方案,那可能意味着产品的延迟和成本的增加,也就是供应链发生中断。  

 

这些情况并非一尘不变,三星正在进行组织变革,通过改进制造流程优化生产能力,并且也在通过美国、韩国政府的补贴下继续向前。  

 

再往前预测一点,英特尔或许可以扭转代工制造的格局,并且提供优秀的客户服务。但在近年来,人们发现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非常脆弱后,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准备一些情景分析和应急计划。   

 

日经分析:英特尔和三星为何追不上台积电?

 

日经曾邀请中国台湾的分析机构以赛亚研究的副总裁Lucy Chen 先生解析:为什么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英特尔追不上台积电?台积电主导代工市场还能持续多久?  

 

Lucy Chen 表示,目前在代工业务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台积电,将至少在未来三到五年内保持其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即使与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三星、英特尔相比,台积电的技术差异仍然保持提前。  

 

例如,从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的良率比较来说,AMD和英伟达 GPU 采用台积电的 7nm 工艺制造,生产效率高,目前的良品率为 70%。  

 

可以与台积电7nm相提并论的另外两个工艺分别是三星的8nm和英特尔的“Intel 7”。英伟达采用三星8nm代工艺制造的GPU,良品率仅为62-67%。英特尔用“Intel 7”制造的GPU,良品率在40%45%之间,效率更低。与台积电相比,三星在技术上落后 1 1.5 年,英特尔落后 2 2.5 年。  

 

1661837377818076.png

 

来源:Nikkei Crosstech  

 

从业务角度来看,台积电也保持着优于其他两家公司的优势,约占全球代工市场份额的一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仅是高良率,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第一个是:“纯代工”的商业模式  

 

▪第二个是:在IC设计领域拥有超过500家顶级客户  

 

对于三星和英特尔来说,客户是“敌人”  

 

Pure Play Foundry 指专门从事半导体制造的公司。这种台积电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始终与客户合作而不是与他们竞争。  

 

三星还拥有 IC 设计业务,这可能使其与现有或潜在客户竞争。例如,高通是三星最大的代工客户,但它也与三星在智能手机的应用处理器市场竞争。  

 

英特尔是一家IDM公司,但在 2021 年宣布了代工业务“英特尔代工服务 (IFS)”。IFS是否能够获得其竞争对手高通、英伟达和 AMD作为客户,这一点很重要。  

 

英特尔方面表示,由于其与高通的客户群没有太多重叠,英特尔已经能够为他们协商处理器的制造。英伟达也是高性能计算(HPC)市场的强大竞争对手,但考虑到成本和风险分散,他们似乎正在仔细考虑从 IFS 订购。  

 

换句话说,对于不擅长半导体制造的三星和英特尔来说,客户是“敌人”。  

 

跨大型和多样化客户进行调试  

 

至于第二个原因,台积电的专长是易于优化半导体工艺和技术平台。该公司拥有 500 多家顶级客户,因此它可以通过庞大而多样化的客户群多方面地调试制造系统。台积电的客户下大批量订单,因此在大批量晶圆的制造过程中,工艺节点的良率和性能可以更好地保持一致。  

 

就三星而言,第一个客户,例如先进工艺,通常是公司本身。缺乏来自不同客户的反馈使得推进半导体工艺变得困难。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NSD3602-Q1:国产车规半桥驱动芯片如何破解车身控制EMC困局?

随着汽车电子化与智能化进程加速,车身控制模块对多电机驱动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纳芯微电子推出的NSD3602-Q1双通道半桥栅极驱动芯片,以其高集成度、低EMI特性及全面的诊断功能,成为车身域控架构中的关键器件。本文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创新价值。

2025边缘AI爆发:存算一体与异构计算重塑行业格局

2025年被视为边缘生成式AI(Edge Generative AI)的应用元年,其核心特征是将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能力从云端下沉至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工业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据Gartner预测,到2026年,全球50%的边缘部署将集成AI能力,而80%的企业将采用生成式AI技术。这一趋势的背后,是行业对实时性、数据隐私和能效需求的迫切响应。例如,医疗设备需在本地处理敏感健康数据以避免云端传输风险,而自动驾驶系统依赖边缘计算的毫秒级决策能力。英特尔与百度等企业已通过联合实验室推动5G+AI边缘计算技术的研发,加速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场景的落地。

能效提升35%:揭秘下一代GPU如何统一图形与AI计算架构

"边缘设备对实时AI处理与高性能图形的需求正在重塑半导体行业格局。"(引自IDC研究总监Phil Solis)。Imagination Technologies近日推出的E-Series GPU IP,通过架构级创新实现了图形渲染与AI计算的协同加速,其200 TOPS的INT8算力与35%的能效提升,为智能汽车、工业物联网及移动设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关税风险叠加需求激增,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2025年4月,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剧烈波动。据市场调研机构DRAMeXchange数据显示,用于个人电脑的通用DRAM DDR4 8Gb产品固定交易价格较3月飙升22.22%,达到1.65美元;128Gb MLC NAND闪存价格亦上涨11.06%至2.79美元。这一轮价格异动不仅反映供需失衡,更与国际贸易政策、技术升级及产业周期深度交织。

DigiKey Standard工具生态发布 重新定义电子工程研发效率

DigiKey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分销领域的领军企业,于2025年5月1日正式宣布扩充其自有品牌产品线DigiKey Standard,该系列聚焦工程师日常研发与制造场景,提供从原型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工具支持。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DigiKey从传统分销商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深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