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2 阅读量:793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8月19日,小米集团发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小米营收701.7亿元,同比下降20.1%,经调整净利润20.81亿元,同比下降67.1%。
二季度小米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其中有电动汽车业务投入的影响。财报披露,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费用为6.11亿元,如果不算这部分新业务的投入,那小米二季度的净利润约同比下滑57%左右。所以,即便排除造车的投入,小米二季度也依然还是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的局面。
具体而言,小米核心业务——智能手机的收入为422.68亿元,同比下降28.5%,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为198.11亿元,同比下降4.5%,互联网服务收入为69.71亿元,同比下降0.9%。
作为营收占比约60%的业务,智能手机的表现往往也是小米业绩的“晴雨表”。该季度,小米智能手机销量大幅下降,同比减少26.2%至3910万台,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
需要指出的是,这已经是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在今年之前,小米曾于2016年出现手机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雷军形容当时是小米的生死存亡之际。不过后来,在雷军的带领下,小米走出了那段低谷。
而这次,小米手机业务的下滑有很大的外部市场原因,包括宏观经济波动以及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都对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带来影响。根据Canalys数据,本季度全球和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大盘出货量同比分别下滑8.9%和10.1%,而小米智能手机销量的降幅超过了大盘。
不过,在市场份额排名方面,根据Canalys数据,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保持第三,市占率为3.8%,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而在中国大陆市场,小米的排名则从上季度的第五提升至第四,市占率为15.7%,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小米虽然整体手机销量下降,但在高端机型方面,小米的市场占有率却在提升。
根据第三方数据,二季度小米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3000元至4000元价格段市占率同比提升了3.5个百分点,达到18.2%;在4000元至5000元价格段的市占率同比提升了2个百分点,达到15.5%。 另外,小米二季度来自境外市场的收入为340亿元,同比下降22%,占总收入的48.4%,去年同期占比为49.6%。
根据 Canalys数据,第二季度,小米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在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排名前五,在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均实现市场份额环比提升。
其他数据方面,截至2022年6月30日,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到5.26亿,同比增长40.7%。小米全球的 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5.47亿,创历史新高,二季度净增约1780万。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整体营收出现下滑,但小米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在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小米的研发支出为38亿元,同比增长22.8%。
日前,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透露,自2017年以来,小米研发投入复合增长率达39.7%,并预计2022年研发投入将达170亿元,未来5年研发投入将超1000亿元。
对于小米重点投入的自动驾驶领域,财报显示,目前小米已组建超过500人的研发精英团队,并制定了全栈自研算法的技术布局战略。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首期规划研发相关投入为人民币33亿元,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第一期规划了140辆自动驾驶测试车,将在全国陆续进行测试。雷军此前还表示目标在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第一梯队。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