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牌 CMO 乔心昱:辅助驾驶不是无人驾驶,不能以生命代价挑战花式营销

发布时间:2022-08-19 阅读量:830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魏牌 CMO 乔心昱在微博谈论了自动驾驶技术的问题。  

 

他表示,“业内都说 2022 是激光雷达上车元年,我看并不尽然。目前很多智能辅助驾驶并没有配合激光雷达,给大家分享几个小贴士:  

 

1、辅助驾驶不是无人驾驶,尤其是没有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我们不能以生命代价挑战花式营销;  

 

2、在危急情况下,主动制动仅对车辆进行有限制动,以便降低可能碰撞时的车速。   

 

1660888307303863.png

 

此外,对于“激光雷达上车元年”他表示:  

 

真的不是装了激光雷达,就是真上车,而是要真的实现“城市辅助驾驶”,友商部分车型同样搭载了激光雷达,但也仅限于在高速工况下的应用。对于辅助驾驶而言,城市辅助驾驶,面临路况更复杂的城市路况应用,这才是“大学”水准。  

 

魏牌新车型已经实现了智能跟随导航路径、智能通行分岔路口、智能识别交通灯、智能躲避障碍物、智能变道等城市智慧领航,满足了高速与城市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  

 

我敢说,这是中国首个实现量产的重感知城市辅助驾驶的高端新能源。  

 

众所周知,目前自动驾驶在业内分为 L0 至 L5 六个等级,这也是常用的自动化 / 自动驾驶车辆的全球行业参照标准。六档标准从无自动化至辅助驾驶、部分自动化、有条件的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分别列出,目前行业绝大部分处于 L0 L2 等级,量产型 L3 似乎只有本田 Legend。  

 

六个等级可简单总结如下:  

 

·L0 :驾驶员完全驾驶  

 

·L1 :驾驶系统有时能够辅助驾驶员完成某些驾驶任务;  

 

·L2 :系统能够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但驾驶员需要监控驾驶环境,完成剩余部分,同时保证出现问题,随时进行接管,自动系统的错误感知和判断有驾驶员随时纠正。L2 可以通过速度和环境分割成不同的使用场景,如环路低速堵车、高速路上的快速行车和驾驶员在车内的自动泊车;  

 

·L3 :既能完成某些驾驶任务,也能在某些情况下监控驾驶环境,但驾驶员必须准备好重新取得驾驶控制权(自动系统发出请求时)。所以在该层级下,驾驶者仍无法进行睡觉或者深度的休息。由于 L3 的特殊性,目前看到比较有意义的部署是在高速 L2 上面做升级;  

 

·L4 :在某些环境和特定条件下,能够完成驾驶任务并监控驾驶环境;L4 的部署,目前来看多数是基于城市的使用,可以是全自动的代客泊车,也可以是直接结合打车服务来做。这个阶段下,在自动驾驶可以运行的范围内,驾驶相关的所有任务和驾乘人已经没关系了,感知外界责任全在自动驾驶系统;  

 

·L5 :自动驾驶系统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完成的所有驾驶任务。  

 

此外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将 L1-L2 级称为辅助驾驶,L3-L5 级称为自动驾驶,直观详细的界定可更准确传达车辆的自动化等级,增强大众对自动化等级的认识。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台积电涨价10%背后:黄仁勋的“价值论”与全球芯片博弈

近期,台积电(TSMC)宣布酝酿调涨晶圆代工报价10%,引发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关注。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公开表示,尽管台积电先进制程价格高昂,但其技术价值与产能保障“非常值得”,此举被业界视为对台积电定价策略的强力背书,亦凸显双方在AI芯片领域的深度绑定。

博通第三代200G CPO技术重塑AI算力基础设施格局

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光互连技术正经历革命性突破。2025年5月15日,博通(Broadcom)正式发布第三代单通道200G共封装光学(CPO)产品线,标志着光电子集成技术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该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超大规模AI集群的带宽瓶颈,更通过系统性创新重构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逻辑。

AMD 2025年Q1 x86处理器市场表现深度分析

全球权威调研机构Mercury Research于5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AMD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多项市场突破。在x86处理器领域,该企业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组合优化,在服务器、桌面及移动端市场均取得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AI产业突破封锁的韧性发展路径及未来展望

在全球科技博弈背景下,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政策持续升级。腾讯总裁刘炽平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会上明确表示,腾讯已具备应对供应链风险的充足储备与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中国AI产业正加速走向自主化发展道路。本文结合产业动态与政策趋势,剖析中国AI产业的战略转型与突破路径。

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ASM International战略布局应对贸易壁垒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荷兰半导体设备巨头ASM International(以下简称“ASM”)近期通过一系列战略调整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5月15日,该公司宣布将通过转嫁关税成本、加速美国本土化生产及优化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政治风险与贸易壁垒。面对美国近期加征的“对等关税”政策(涵盖钢铁、汽车等商品,未来可能扩展至半导体领域),ASM展现出显著的供应链韧性: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即将投产,新加坡基地产能同步扩充三倍,形成“多区域制造网络”以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成为其增长引擎——2025年中国区销售额或突破预期上限,占比达总营收的20%,凸显其在差异化竞争中的技术优势。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设备行业对关税政策的快速响应,更揭示了全球产业链从“效率优先”向“安全韧性”转型的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