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2 阅读量:1006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近年来,中国的学术研究产出快速成长,尽管人们普遍还是认为中国研究的品质可能不如其他国家,不过根据近期的研究调查显示,从2019年开始,中国科学研究产出的数量与品质已超过美国,甚至在2015年时就已超越欧盟水准。
日本科学技术厅于8月发布的报告,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2022年3月份的研究不约而同指出,中国目前的学术研究数量以及被引用次数已经挤下美国,居于世界首位,其中被引用次数为判断研究论文品质的标准之一,在全球被引用次数前1%的论文中,有27.2%为中国研究,而美国和英国分别以24.9%和5.5%位居第二和第三高。
中国近年在先进研究领域的足迹快速增加,其在2020年发表的科学研究论文总数即超过了美国,隔年更在被引用次数前10%的论文数量占比以26.6%超越美国的21.1%,由于科学研究将成为产业与经济的竞争趋动力,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这或许将让中国未来的经济和工业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尽管在比较各国的研究成果时,依照不同研究领域的引用频率进行加权标准化之后,美国在被引用次数前1%的论文方面仍居于领先地位。但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关系系的卡罗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教授认为,按照领域进行加权仅在比较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时有意义,但由于这份调查是在研究不同国家间的整体研究成果,若使用加权的计算方式,可能会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在此份研究中,瓦格纳与他的伙伴使用的是各国的原始研究论文数据。
现有成果并非一蹴而就
瓦格纳表示,虽然人们普遍认知到中国在过去十年或更久之前,研究产出就已经在快速成长中,但专家们仍然对中国研究的品质抱有刻板印象,认为西方国家不需在意中国学术研究的崛起。不过瓦格纳认为根据研究结果,中国与欧美国家间的差距可能已不复存在。
中国的研究影响力之所以能在近十年间突飞猛进,瓦格纳认为,或许是因为中国投入相当多心力于研发、科学基础设施,以及学生和学者的能动性,甚至政府还有针对重点研究领域推动相应政策或是其他投资。
瓦格纳还表示,中国已在科学学术界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或许将会刺激美国资助科学学术发展,日本科学技术厅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黑木真一(Shinichi Kuroki)也认为,根据论文的品质和数量,中国已是世界上科学学术研究的顶尖国家之一,不过要成为真正的全球领导者,该国仍需持之以恒地进行国际公认的研究。
而就在当地时间9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签署通过了《晶片及科学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该法案除了投资美国当地的半导体厂之外,2800亿美元的补助预算中,有部分也包含了支持美国科技产业的技术研发,并且扶植科技新创公司,希望能在量子运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商业性的突破。拜登也指出,《晶片及科学法案》上路后,盼能加速振兴美国创新,以对抗中国在各科技领域强势主导的局面。
中国半导专利情况
2021年,中国局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上共授权专利7828项,比上一年增长8%,2014-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12%,是专利数量第48多的技术领域。近年来,半导体制造领域的专利增长缓慢,并且波动较大。
2021年,上海获得该领域国家专利883项,占该领域的份额为16.1%,占本地区专利的2.7%;北京获得该领域国家专利833项,占该领域份额的15.2%,占本地区专利的1.1%。上海和北京在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专利数量最多,表明这两地汇聚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力量,是研发能力最强的地区。
整体来看,国内的发明专利高度集中在上海、北京、台湾、江苏、广东、湖北、浙江、安徽,这8个省区在2021年获得的专利数量共占国内的84.6%,是我国半导体制造专利研发的重要地区。
在欧洲专利局(EPO)公布的《2021年专利指数》报告里,其中半导体相关专利为3748件,比上年增加2成,创出历史新高。从不同地区的专利申请来看,中国和韩国2021年比上年增长4~5成,明显高于美国(增长3%)和欧洲(增长14%)的增速。
在专利申请的TOP25榜单中,华为、OPPO、中兴、百度四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OPPO以1057件专利申请总量排名第13位。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全球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Meta公司近期以突破行业纪录的薪酬方案招募前苹果公司AI模型研发负责人庞如明(Ruoming Pang),据悉该方案总价值逾2亿美元,包含现金奖励与长期股权激励。此举标志着科技巨头对顶尖AI人才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量级。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于7月9日发布的全球OLED面板市场追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收入同比增长2%,成功扭转了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3%的颓势。这一复苏主要得益于增强现实(AR)眼镜、车载显示、智能手表、电视及显示器五大品类出货量的加速增长,推动整体出货量同比上升4%。
TCL中环近日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在40亿至45亿元人民币之间。与上年同期30.64亿元的亏损相比,亏损幅度有所扩大。扣除包括政府补助、投资收益等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业务亏损额预计达41亿至46亿元。基本每股亏损约在1.0017元至1.1269元区间。
2025年7月9日,三星电子正式推出全新一代Galaxy Z Fold 7与Galaxy Z Flip 7系列折叠屏设备。此次产品迭代聚焦核心痛点优化,其中Fold 7实现厚度缩减26%与重量减轻10%的突破性进展,通过结构创新显著改善过往折叠屏的厚重体验。
近期机构调研中,深圳华强管理层深入剖析了电子元器件市场现状与公司战略布局。经历2023至2024年持续下行周期后,大部分电子元器件价格已探明底部区域。残酷的价格竞争加速了上游芯片设计行业洗牌,低效产能逐步出清,为行业格局优化奠定基础。在此背景下,具备技术壁垒与市场话语权的优质原厂存在提价动能,但涨价能否形成持续性、广泛性趋势仍需密切跟踪终端需求复苏强度及库存消化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