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可基于君正智能中控屏

发布时间:2022-07-21 阅读量:4358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随着企业办公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办公走向移动化的趋势,很多企业正在逐渐改善提升以往的有线连网方式,开始建设更加方便、便捷、移动性强的无线接入网络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  

 

办公职员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办公区内随时地接入企业内部网络和Internet,来完成各种业务工作的处理。另外WLAN网络解决以往的有线端口接入限制、硬件维护工作繁琐、线路多、可移动性弱等问题,对企业网络管理人员也是一个实质性的变革。    

 

企业无线覆盖的需求分析如下:  

 

1、企业内各区域实现无线覆盖,主要覆盖区域为办公楼;  

 

2、办公楼内有时存在移动办公的需求,需满足无线终端移动过程中自动切换接入点,网络不断线,即无线漫游;  

 

3、企业内无线网络主要供员工内部办公和访客使用,AP需支持设置办公网络和访客网络等多个SSID,且不同的SSID有不同的网络权限,相互隔离;  


4、企业对无线安全性要求高,尤其是办公网络,须进行身份认证,限制非法终端接入,如采用MAC地址认证;  

 

5、AP外形应美观大方,符合企业装修风格,需支持PoE供电,满足消防及布线需求;  

 

6、AP支持统一管理、配置,并实时监控各AP工作状态,运维简便;    

 

网络拓扑    

 

1658367856397716.png

 

安装部署  

 

办公区内相对空旷,阻隔物较少,吸顶式AP在空旷环境中覆盖直径20-30米,企业可根据规模酌情确定使用数量,布点点位均匀分布,如下图所示: 

 

1658367863115893.png

 

办公区AP布置  

 

特点  

 

高可用性:AP采用专业天线,发射功率线性可调,可根据实际环境,合理调整AP发射功率,满足不同区域的覆盖需求。  

 

灵活漫游:FIT AP无线部署架构,可设置不同AP发射相同的SSID,无线终端在同一VLAN下的不同AP之间移动时,可以在不同AP之间快速切换,实现跨AP二层快速漫游。  

 

高扩展性:支持MAC认证、Portal认证等多种用户接入认证方式,可结合外置portal服务器和认证服务器实现短信认证,微信认证等多种认证方式。  

 

便于部署:AP为精美的海浪式外形,美观大方,支持802.3af/at标准PoE网线供电,既可吸顶式安装,又可壁挂式安装,因地制宜,使用灵活。  

 

易管理性:FTT AP统一由无线控制器AC管理,自动发现并统一管理AP,可实时查看AP运行状态,方便网络管理和运维。

 

方案介绍

 

支持ID登录语音播报的智能中控平板方案


1658367869431144.png

 

智能中控平板采用君正X2000E芯片,采取三核结构,搭载双XBurst®2,主频1.2GHz,跨界第三核XBurst®0(240MHz),性能强劲。采用7寸触摸屏,支持多种分辨率。支持POE网络和WIFI网络,支持多个输入输出接口,支持433通信,支持RFID刷卡。支持语音输入输出。支持485通信。

查看方案详情>>

 

人脸识别门禁模块


1658367875829314.png

 

4H99门禁方案采用北京君正XBurst2架构,低功耗X2000处理器。主板集成了人脸识别接口、射频卡识别接口、红外体温检测接口、扫码模块接口。人员通行即时检测人表体温并报警,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通行体验。

查看方案详情>>


相关资讯
安森美图像传感器:六大核心优势引领行业新标准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图像传感器作为视觉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终端产品的竞争力。

从边缘到云端:RK3288网关的容器化计算如何重构工业数据流?

在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中,工业智能网关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枢纽,其技术性能直接决定着工业设备互联互通的实现水平。工业智能网关的核心价值在于构建强大的双向通信能力:向上无缝对接云端平台及企业IT系统,向下深入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与底层设备群。为实现跨层级、跨异构网络的信息交互,工业智能网关必须具备卓越的协议转换能力,兼容各类工业通讯标准,确保不同类型网络间的数据高效转换与交互。

国产芯逆袭!这颗支持EtherCAT的400W伺服驱动器芯片,重新定义高端运动控制

高压伺服控制器凭借其卓越的动态性能与可靠性,已成为高端工业装备不可或缺的核心部件。在自动化生产线、数控机床、机器人等领域应用场景中,该控制器通过先进的前馈补偿与谐振抑制算法,有效解决了传统伺服系统在高速运动时的振动与跟踪误差问题。

H桥架构+精准闭环,高效无线充电方案推荐

无线充电技术正逐步改变能源传输的传统范式,其核心在于通过电磁感应和磁共振两种物理现象实现电能的高效转移。电磁感应(如Qi标准)利用线圈间交变磁场产生感应电流,适用于短距离充电;磁共振则通过匹配谐振频率实现中距离高效能量传输,可穿透障碍物。这两种物理现象同时运用,就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高精度采集+多重保护:高精度BMS方案合集

快包电子平台配合原厂发展方案商生态,推荐基于高性能MCU极海APM32F103、恩智浦NXPS32K144开发的汽车BMS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