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正式入列,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半导体科技航母群成型!

发布时间:2022-07-19 阅读量:1226 来源: 我爱方案网整理 发布人: Aurora

1658213719741581.jpg

 

近日 ,备受业界关注的紫光集团司法重整案再度取得令人欣喜的进展。7月11日下午,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紫光集团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已完成了公司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7月13日,紫光集团董事长李滨发表《致紫光集团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在这封信中,李滨分享了紫光集团重组的最新信息,表面看他是分享了对紫光集团未来战略发展的、架构改革的一些信息,仔细研读则是透露了智路建广联合体与紫光联合体合体后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更具体的就是8个字: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在重组前,这仅仅是一个猜测,而现在,这已经是事实了,这也透露了管理层的决策高效!

 

1658213655609462.jpg

 

因为据笔者看来,随着紫光联合体正式加入智路建广联合体,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半导体科技航母群已经成型,这个集团覆盖半导体IP、EDA、IC设计、封测、软件、服务器、云等重要产业环节,仅半导体器件就覆盖了功率器件、电源管理、射频器件、手机处理器SoC、4G/5G基带芯片、无线连接芯片、存储器件、FPGA、安全芯片等几乎目前最重要的国产芯片品类!而且很多是“卡脖子”的器件!

 

紫光联合体和智能建广联合体通过资源整合和架构重整,产品竞争力将大为提升,如果改用军事术语 ,那就是:随着紫光战斗群的入列,原来的智路建广战斗群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打击能力和作战范围更远,堪称是实力超级强大的“智路建广紫光”联合舰队!

 

我粗略估计,这个联合舰队的市值轻松过万亿!在去年的一篇文章中,我已经对这个联合舰队做过预测,当时智路建广联合体和阿里巴巴竞争紫光集团的重组,我认为智路建广联合体比阿里巴巴有更好投后管理和产业整合能力所以可以胜出。因为智路建广联合体不是单纯的买买买模式,而是航母群模式---就是以智路建广为双旗舰,不断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形成类似航母的空地海立体模式,这样的资源制衡和模式更适合紫光集团的发展。从近几年的收购来看,智路资本建广资产经过数年的布局,已经从投资之王转向实业航母!这个航母群几年来布局半导体全产业链,投资总额逾千亿,并将一批优质国际半导体资与本土相结合,有力推动了本土核心技术产业的崛起!

 

智路建广重组紫光集团,有明显1+1大于2的效果,两大集团的很多业务可以形成互补。从智路建广过往的收购经历看,其收购的资产都有大幅度的增值,如其收购的安世半导体在收购前的每年营收增长2%,收购2年后,其营收增长50%!利润增长70%,UTAC在收购前连续亏损,在智路建广100%控股后,其营收从7亿美元飙升到15亿美元!ASM在收购后,营收从全球第四上升到全球第二!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紫光集团旗下已经有新华三、紫光国微、紫光同创、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一大批优质半导体资产,这些优质资产可以融入到智路建广产业航母群之中,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例如,仅仅从芯片与封装而言,智路建广收购了日月光以及UTAC的等封装企业后 ,可以利先进的封装技术,把紫光展锐的通信芯片、紫光通同创的FPGA、长江存储的存储芯片和已有的功率芯片、汽车芯片实现更多SIP级别封装,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专用模组,这样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更强的竞争优势,对紫光集团而言不啻于凤凰涅槃!所以,我认为这是智路建广联合体重组紫光集团的最大亮点。

 

实际上,在李滨给紫光集团全体员工的信中也暗示了这样的布局:

 

在企业发展模式上,紫光集团有着很好的行业布局,各个实体企业也都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但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来优势反而走向破产重整?除了资金方面的错配以外,我们认为还缺少两个东西:一是产业协同,集团内的企业都是各自为战,没有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没有发挥出合力;二是产业链建设,集团下属企业众多、体系庞大,却没有进行完整的产业链布局,部分关键环节存在明显的短板。智路建广控股的企业和紫光集团现有业务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可以为集团补足部分产业链上的短板。如半导体封测、材料、设备、晶圆制造、软件等几个方面,智路建广的布局可以为集团企业提供不同程度的供应链保障。至于市场客户方面,则可以通过拉通营销体系,同时利用股东方已有的资源优势,帮助集团的部分企业进入原来市场占有率不高的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集团在消费电子、移动通信和物联网领域的优势地位。

 

另外,为了适应这样的资源整合,他指出紫光集团的架构进行了大调整。

 

今后集团会设立三个总部,支持产业公司的高效发展,分别是业务总部、赋能总部和管理总部。业务总部将把集团的核心业务划分为几个板块,从发展战略、投融资、产业协同等多个角度帮助集团的实体企业实现稳健成长。赋能总部将设立产能建设、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三个中心,把各子公司急需,但又没有足够资金和人才独立完成的产业链建设,以及部分前沿技术开发等工作进行资源整合,加大力度统一投入。管理总部将为集团控股的各产业公司提供财务、人力、法务、信息化等中后台的服务支持。各主要产业子公司的核心班子成员也将一起参与到集团总体战略规划和产业协同工作中,今后的激励和授权也会向一线的业务、市场、研发、生产等部门倾斜。

 

重组前紫光集团的架构是这样的


1658213662517163.jpg

 

重组后紫光集团的架构是这样,显然,重组后的架构更多的是将集团作为一个业务整体来运营,而不是松散的上下级,我注意到新的架构还突出了汽车业务、材料业务等,这是以前紫光集团比较薄弱的领域,经过这样的整合和梳理,新紫光集团的业务脉络更加清晰了。

 

1658213667441824.jpg

 

另外,从最新公布的紫光集团管理层名单可以看出,新的管理层吸收多名专家级人才加入,加上新的集团架构,确保了集团未来的科学运营,这样的纵横式的决策模式摒弃了以往的一言堂模式,避免出现重大失误。

 

在李滨的信中特别强调了对原紫光集团的债务处理,确保了新紫光可以轻装前行!所以,属于新紫光集团的的大航海时代正式开始了!

 

如果要说“智路建广紫光”联合体未来还要做什么整合? 就我看来,一定是集成电路制造以及沿着 IC制造这条链路的产业延伸,不过,按照李滨以往的思路,他会注重市场化原则,以合作共赢为前提,以吸引更多的资源到联合体,也许,这已经在他的规划中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于我爱方案网

 

我爱方案网是一个电子方案开发供应链平台,提供从找方案到研发采购的全链条服务。找方案,上我爱方案网!在方案超市找到合适的方案就可以直接买,没有找到就到快包定制开发。我爱方案网积累了一大批方案商和企业开发资源,能提供标准的模块和核心板以及定制开发服务,按要求交付PCBA、整机产品、软件或IoT系统。更多信息,敬请访问http://www.52solution.com




相关资讯
全球首发全风冷兆瓦级航空发电系统,中国技术领跑绿色航空新赛道

2025年5月16日,北京电擎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上正式发布AGS1000型航空发电系统。作为我国首型兆瓦级全风冷、高功率密度航空发电系统,该产品实现了从材料到核心部件的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在航空混合电推进领域迈入国际领先梯队。本文将从技术优势、竞争对比、创新突破、应用场景及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解析这一跨时代产品的战略意义。

艾迈斯欧司朗VCSEL技术革新:高精度3D传感如何赋能工业4.0与智能机器人

2025年5月20日,全球光学解决方案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ams OSRAM)正式发布两款基于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技术的3D传感核心组件——BIDOS® P3435 Q BELAGO 1.2点斑投射器与BIDOS® P2433 Q/V105Q121A-850泛光投射器。这两款产品通过优化红外激光技术与集成化设计,显著提升了3D传感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为工业机器人、多模态人脸识别、无人运输系统等场景带来突破性进展。

高通联手英伟达:异构计算如何颠覆AI数据中心?

在2025年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2025)上,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Cristiano Amon)发表了题为《AI重塑计算未来》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高通在AI PC、数据中心及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安蒙强调,高通正通过“混合AI”架构与定制化硬件创新,推动终端侧与云端协同的智能革命,目标是在全球计算产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第五代互连技术登场:NVLink Fusion突破AI算力瓶颈

"数据中心架构正在经历数十年来的首次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正在融入每个计算平台。"在COMPUTEX 2025的发布会上,黄仁勋揭示了NVLink Fusion技术的战略意义。这项突破性互连技术通过开放NVIDIA AI平台生态系统,使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专用AI基础设施,标志着异构计算新时代的开启。

英特尔发布新一代专业计算解决方案,加速AI产业化进程

在Computex 2025展会上,英特尔正式推出面向专业计算领域的三大创新解决方案:锐炫Pro B系列GPU、Gaudi 3 AI加速器及AI Assistant Builder开发框架。此次发布的硬件与软件组合,标志着英特尔在AI产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致力于为开发者与企业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加速计算平台。